第1题:
学生在课堂上应注意哪些礼仪?
第2题:
汪洋是某中学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汪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问:应该怎样评价这位教师?
第3题:
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控制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分心?
第4题:
荀子《劝学》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学,当今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帮助别人而学。
第5题:
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的处理方法最为适宜。
第6题:
第7题: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随意注意
第8题: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随意注意
第9题:
言语提醒
非言语暗示
有意忽视
暂时隔离
第10题:
在课后,教师批改上次作业,准备下次课。
学生在课前按教师的要求主动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完成检测,课后完成作业即可。
在课堂上,教师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留作业.
在课前,教师进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第11题:
随意后注意
有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第12题:
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化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第13题: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困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学优生是不会出现的
第14题:
简述学生在课堂上要注意什么礼仪?
第15题: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观察、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得()的活动。
第16题:
“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描述的是()。
第17题:
当前中学生虽然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在课堂上玩电脑游戏、聊天或从事其他娱乐活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为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而采取的措施。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注意的选择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第21题:
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化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