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乐句
更多“__________是曲式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歌曲、乐曲内部段落划分的主要标志。”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析下面谱例(歌词略)。

    要求:

    (1)画出曲式结构图式。(5分)

    (2)说明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和次级曲式结构。(4分)

    (3)判断调式调性。(2分)

    (4)写出主旋律的发展特点和典型的伴奏织体特征。(4分)



    答案:
    解析:
    本题目共四问,内容都是围绕和声、曲式分析展开的。(1)第一问要求画出曲式结构图。(2)第二问中要求陈述曲式名称和次级曲式结构,即在说清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对乐句的组成进行描述。(3)第三问是乐理问题,要求判断调式调性。该旋律没有调号,虽然出现了临时变音记号,但都属于经过音,尾音落在主音C上,由此判断为C自然大调。(4)第四问中涉及旋律发展手法和伴奏织体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见参考答案。

  • 第2题:

    某一部交响曲第4乐章的开始处标有术语“Rondo”,其含义是( )。


    A.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回旋曲式

    B.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奏鸣曲式

    C.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奏鸣曲

    D.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回旋曲

    答案:A
    解析:
    “Rondo”有回旋曲和回旋曲式的意思,但作为交响曲下属的某个乐章,出现“Rondo”一词时,则表明该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奏鸣曲为古典音乐的一种器乐体裁,奏鸣曲式为一种曲式结构,一般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

  • 第3题:

    分析聂耳的《飞花歌》。

    要求:
    (1)写出调式调性。(5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5分)
    (3)分析说明乐曲曲式结构。(5分)


    答案:
    解析:
    (1)C宫七声清乐。 (2)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四乐句乐段的结构形式,图示结构如下:

    (3)该作品的四个乐句运用了“起一承一转一合”的发展方式,四个乐句在主题材料上没有明显的对比与重复,按照“展衍”的原则逐渐渐进新元素,这四个乐句构成了一气呵成的一个段落,在调式和调性上是统一的。

  • 第4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画出下谱例的曲式结构图。(5分)
    (2)简要说明乐曲的特点。(5分)
    (3)分析该歌曲曲式结构。(5分)
    我的金色阿勒泰



    答案:
    解析:
    (1)



    (2)这首歌歌颂了阿勒泰的群山及群山下的草原牧场,歌颂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哈萨克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
    (3)歌曲为三乐旬结构,歌曲中的一个乐句跨两个词句非常有代表性。歌曲中的“7”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凸显哈萨克民歌在曲式结构上的民族特征。

  • 第5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歌曲的调式调性。(3分)
    (2)说明歌曲的曲式结构。(3分)
    (3)画出曲式结构图,划分乐句。(4分)
    (4)说明歌曲的音乐特点。(5分)




    答案:
    解析:
    (1)d小调。(2)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3)



    (4)《小夜曲》是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创作的。原为其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小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歌曲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从调性上看呈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是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他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 第6题:

    分析下面谱例(歌词略)。
    要求:(1)画出曲式结构图式。
    (2)说明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和次级曲式结构。
    (3)判断调试调性。
    (4)写出主旋律的发展特点和典型的伴奏织体特征。



    答案:
    解析:
    (1)曲式结构图如下:
    (2)乐曲是由两个相同的A乐段与对比关系的B乐段构成,由于重复不占结构,因此该曲是一个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其中A乐段是对比关系的两个乐句构成,运用了节奏重复的写作手法。B乐段音区由中音区转为高音区,情绪更为欢快,由两个对比关系的乐句构成,由于B乐段对比性的两乐句较具动力性,因此在乐器最后加上了4小节的尾声,起到收束统一全曲的作用。
    (3)该曲为C自然大调。
    (4)主题句为A乐句,其中前两小节为主题句的主要动机为上行四度跳进与下行级进结合,前短后长的节奏特点使旋律更具有叙事性,后两小节是主题动机下二度的移位自由模进。
    伴奏织体主要特征:半分解和弦和点状的柱式和弦。

  • 第7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出歌曲第一段的调式调性。
    (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
    (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式。
    乡间的小路(片段)


    答案:
    解析:
    (1)e自然小调。
    (2)
    (3)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 第8题:

    流畅的乐曲一定是按照曲式结构的要求写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常见的歌曲曲式结构有(),(),()。


    正确答案: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

  • 第10题:

    中国近代大多数民族器乐曲的曲式结构基础是()。

    • A、乐段
    • B、乐章
    • C、声部
    • D、曲牌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是歌曲的基本结构形式。
    A

    曲式

    B

    乐段

    C

    乐句

    D

    乐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曲式指的是歌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乐段是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刻画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音乐形象的最小的独立单位;乐段的次级结构为乐句,乐句的次级结构为乐节,乐节的次级结构为乐汇。因此本题选A。

  • 第12题:

    填空题
    音乐曲式的三部性原则是()—发展—()的结构原则。

    正确答案: 呈示,再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划分乐曲的段落和乐句,并画出结构图示。(6分)

    (2)写出乐曲的曲式结构名称。(6分)

    (3)说明此乐曲的再现特点。(3分)


    答案:
    解析:
    本题共三问。(1)第一问考查曲式结构图。通过视唱旋律不难发现这是西洋调式,有1个降号,尾音落在F上,没有临时变化音,由此判断是F自然大调。1-9小节为A段,其中a句是1-5小节,5-9小节为第二乐句,与a同头异尾,标记为a1;9-17小节为B段,其中,b句是9-13小节,c句是13-17小节;最后17-25小节是对A段的变化再现。(2)第二问要求写出曲式结构名称。该谱例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3)第三问追问乐曲的再现特点。考生可以从旋律发展手法出发进行分析。

  • 第14题:

    析歌曲《钟声滴答》。
    钟声滴答
    中速
    【德】贝多芬曲



    要求:
    (1)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5分)
    (2)画出歌曲结构图示,说明该歌曲是哪种曲式结构。(5分)
    (3)简要说明该歌曲在二声部编配上的特点。(5分)


    答案:
    解析:
    1)D大调。
    (2)单二部曲式;图示:



    (3)这首歌的两个声部是以节奏相同、声部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同向进行的方式结合而成的。
    1、2、4乐句的二声部是一声部的二度模进,音响和谐丰满。

  • 第15题:

    分析歌曲《江河万古流》
    要求:
    (1)说明曲式名称,画出结构图示。(5分)
    (2)写出调式调性。(5分)
    (3)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5分)


    答案:
    解析:
    (1)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2)D宫五声调式。
    (3)《江河万古流》的旋律非常慷慨激昂。歌曲《江河万古流》的曲调由于节奏上的变化多样,带有自由节奏的特点,与歌词紧密结合,富于吟诵性。两段歌词具有相同的结构,而旋律的结构不同,加上曲调的高低起伏、曲折婉转,造成了歌曲的特殊“语气”,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悠悠情感,既庄重又不沉闷。两段前一半歌词的曲调和节奏不同,表达了不同的意境。A段第一句旋律的音区在a—al之间,第二句级进到dz再缓缓下行。为歌曲的第一次小高潮。表达了一种感慨之情。B段第一句从歌曲最高音开始,重复同一曲调,是歌曲的最高潮,抒发了心中的无限豪情,造成了对比的效果,第二句同为缓缓下行音调。歌曲A、B段后一半,曲调和节奏相同,第三句由一个向下的模进构成,第四句由下行曲调构成,节奏由自由的变为节拍感较强的,曲调变得坚定。在歌曲B段后加了一个结束句,音区较高,使结尾充满希望的力量。

  • 第16题: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
    (1)写歌曲的调式调性。
    (2)说明歌曲旋律音调上的特点。
    (3)画出曲式结构图。
    (4)说明乐句间主要的结构特点。



    答案:
    解析:
    (1)《上去高山望平川》为F,4/4拍的歌曲。
    (2)《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调是“河州令”。“河州令”是花儿中流行广、影响大、最有代表性的曲调之一。歌词寓意深刻、富于想象,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地方特色。曲中仅用了四个音:d0、re、sol、la,d0是经过音.起调和色彩的作用,re—sol和re—la-sol作为乐句落音的处理,加上节奏的张弛和腔化的演唱,使音乐显得宽广、悠远。

    (4)乐句间主要结构特点: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乐句悠扬宽广,起伏度大,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
    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 第17题:

    分析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要求:
    (1)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5分)
    (2)画出歌曲结构图示,说明该歌是哪种曲式结构。(5分)
    (3)请尝试运用“起承转合”曲式构架原则进行简单分析(5分)




    答案:
    解析:
    (1)《阿佤人民唱新歌》调式调性为。F羽五声调式。 (2)歌曲为多乐句并列联合的非方整性单一乐段(一部曲式),曲式结构为:



    (3)起句为a乐句,是乐段的开始句,音乐的初步呈示,也是全曲发展的基础。b乐句为承旬,通过变化手法,加深、巩固已陈述的乐思。c乐句为转句,这是全曲的关键,将乐思加以发展,在音乐上出现不稳定因素并有进一步的展开。d乐旬为合句,对前面的乐思进行肯定与总结。

  • 第18题:

    分析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分析该歌曲的调式调性及音乐风格。(5分)
    (2)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5分)
    (3)分析该歌曲的旋律特点。(5分)


    答案:
    解析:
    (1)本曲为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图示为:



    (2)本曲为bE大调。
    (3)A段为单声部,自然而近乎口语化的音乐主题于平易、亲切中饱含深情。弱起的节奏,朴实的音调及接下来的略为舒展的旋律,富于动感的音型伴奏下,恰似在“春风中”飘逸着的“片片花瓣”。B段与之对比,旋律提高了音区,但仍是以级进为主的平和的旋律进行,表达了对老师感怀的一种内心的激动。接下来为塑造“春风中”的意境,飘逸的旋律,至呼唤式的“回答老师”处达到了全曲的高潮。



  • 第19题:

    ()的基本结构特点是:有一个不变的主要主题材料反复出现,在主题之间插入各种不同的对比性段落,形成主要主题材料不断循环再现的效果。

    A三部曲式

    B奏鸣曲式

    C变奏曲式

    D回旋曲式


    D

  • 第20题:

    《江河水》最初是一首()独奏乐曲。《江河水》的一曲式结构是:()。


    正确答案:双管;引子+A+B+A1

  • 第21题:

    音乐曲式的三部性原则是()—发展—()的结构原则。


    正确答案:呈示;再现

  • 第22题:

    ()是歌曲的基本结构形式。

    • A、曲式
    • B、乐段
    • C、乐句
    • D、乐汇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填空题
    《江河水》最初是一首()独奏乐曲。《江河水》的一曲式结构是:()。

    正确答案: 双管,引子+A+B+A1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