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相和歌:始于()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最初把清唱的歌成为“()’,加帮强的称为“()”,后来逐渐采用()乐器伴奏,便成为“丝竹更相和,执(拿)节者歌”的演唱形式。
第2题:
高山流水相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演奏家伯牙所作的古琴曲。
第3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
第4题:
《相和歌》出现在()。
第5题:
清商乐较之相和歌吸收了南方音乐的成分,主要是吴歌和()。
第6题:
西曲分舞歌和倚歌两种形式,舞歌尾部也有类似吴声的送声,但往往较为长大,大概应为有众人帮和,所以另称为“送和声”或“和声”。倚歌也是一种()性质的歌曲,一般用笙、铃鼓等乐器伴奏,风格比吴声歌较为豪爽奔放。
第7题:
南朝吴声歌曲和西曲歌的主要形式是()。
第8题:
汉乐府
北朝乐府
南朝乐府
唐代新乐府
第9题:
第10题:
南北朝
汉代
唐代
魏晋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新乐府”民歌出现在()。
第14题:
民间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
第15题:
南朝民歌以吴声和西曲歌为最主要的两大类。吴歌,也叫“吴声歌”,主要产生于()。 “西曲歌”主要产生于()。
第16题:
汉魏南北朝的乐府音乐,主要有相和歌、()、()三大类。
第17题:
“()”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歌曲,两宋时,这种音乐形式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第18题:
什么是“清商乐”、“吴歌”和“西曲”?
第19题:
第20题:
雅乐
宴乐
胡乐
清乐
第21题:
但歌
徒歌
吴歌
西曲
第22题:
越歌
西曲
楚歌
南曲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