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讨论会上,你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矛盾,但你又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你通常会 ( )
A.觉得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而否定自己的观点
B.据理力争,希望别人能认可你的观点
C.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勉强别人同意
D.为防止别人把矛头指向自己,不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我们评估一位教师时,一听说这位教师是优秀教师,就会觉得这位教师的一切方面都好,即使在评估中发现这位教师有不少缺点,也会加以谅解,这种现象称为()。
晕轮效应
略
第5题:
讨论会上,你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矛盾,但你又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你通常会()。
第6题:
由于从众压力的存在,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进行不客观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
第7题:
动机和效果作为教师道德评价依据观点正确的是()
第8题:
群体思维是指()
第9题:
有人说,教师要分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一桶水,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就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不应拥有或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
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时,教师不能对学生做出“好”或“坏”的判断
教师对学生不轻易下判断,给予学生充分空间去表达自我,在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会议纪要反映多数人通过的统一观点或意见。
A对
B错
第17题:
对教师进行评价时,王老师建议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是否让学生评价教师,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意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下列属于学术穿凿的现象的有()
第19题:
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你对这种观点持何种看法?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
第20题:
持反对意见的人看到大多数人支持后也改为支持,这一现象被称作()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从众
服从
去个体化
群体化
第24题:
个体思维
团体极化
团体思维
产生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