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10月2日,举行全民公投并通过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斯本条约》的国家是
A.法国 B.保加利亚 C.罗马尼亚 D.爱尔兰
第2题:
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第3题:
根据《罗马条约》建立的欧洲一体化机构有()
第4题:
《欧洲联盟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5题:
()年2月21日,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第6题: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开始于()
第7题: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第8题:
戴高乐明确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时间是()
第9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第10题:
1965
1964
1966
51967
第11题:
《罗马条约》
《单一法令》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阿姆斯特丹条约》
第12题:
欧洲联盟条约
巴黎条约
罗马条约
单一欧洲条约
第13题:
第14题:
标志着作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的是()。
第15题:
1963年法国拒绝了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的请求。戴高乐在解释法国的决定时说,如果让英国加入,就意味着最终会出现“一个依赖美国并由美国领导的庞大的大西洋共同体”,这是不能接受的。这说明()
第16题:
标志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是()
第17题:
标志欧洲联盟由关税同盟到单一市场、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完成的是()。
第18题:
2009年,爱尔兰在全民公决通过了旨在取代《欧盟宪法条约》的 ()。
第19题: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指出:“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这表明戴高乐()
第20题:
罗马条约
欧洲一体化条约
里斯本条约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第21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停滞
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
第22题:
《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罗马条约》
《布鲁塞尔条约》
《欧洲一体化文件》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第23题: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