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婴儿反应又会增强。这是( )。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去习惯化
D.习惯化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坐火车跟坐汽车都容易晕车。这个说法对吗?
第5题:
当受试者学会对某个刺激作特定反应时 , 这种反应不仅可以由原有的剌激所引起 , 而且还可以由类似的刺激所引起 , 这种现象称作()
第6题:
吃过梅子的人以后一见到梅子的外形、闻到梅子的香味,口里就会分泌唾液,这是()
第7题:
婴儿被打过几次针,远远看见白衣人就会躲避或啼哭的反应,这是一种()。
第8题:
小红被打过几次针之后,远远看见穿白衣服的人就会出现躲避反应,这是一种()。
第9题:
下列关于乘船时应注意的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题: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泛化
条件反射的分化
第11题:
无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生来的反射
第12题:
晕车
心理压力增大
窒息
脚浮肿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坐长途车要注意揉搓小腿、大腿这是为防止()。
第17题:
华生提出的人格形成的条件反射机制是()
第18题:
婴儿打过几次针,看见白衣人就会有躲避或啼哭的反应,这是一种( )。
第19题:
食物进入口腔就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
第20题:
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也会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第21题:
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的泛化
条件反射的分化
条件反射的习得
第22题:
条件反射的消退
条件反射的泛化
条件反射的分化
条件反射的习得
第23题: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躯体反应
脊神经支配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