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更多“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一种(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学生上学期的4门课程与本学期的3门课程成绩如下:

    本学期的课程4即将举行考试,该课程至少应考(27)分,才能确保本学期的平均分超过上学期平均分的5%。

    A.79

    B.80

    C.81

    D.82


    正确答案:C
    解析:很容易算出,上学期4门课程的平均分为74分。本学期的平均分期望增加5%,因此,本学期平均分至少应为74×1.05分,所以总分至少应为4×74×1.05=310.8分。现在的3门课程的总分已经获得230分,因此,课程4至少应考80.8分。由于得分一般是整数,所以该课程至少应考81分。在实际工作中,大量数据的计算经常不是死板地算,经常采用估计加纠偏方法。上学期的4门成绩可预先估计为平均值75,再将各个数据与平均分的差值记录下来,得到0,-8,+5,-1(其实,0不需要记录)。这样,很快就算出总偏差为-4,因此,估计的每门课程平均分应降低1分,即为74分。本学期的平均分期望增加74×0.05=3.7分,应达到77.7分。现在各科对于该平均分的得失贡献是:+1.3,-7.7,+3.3,结果总偏差为-3.1。因此,课程4至少应达到77.7+3.1=80.8分,选择81分是正确的。对于数据比较多,数值分布比较集中的情况,上述方法比较实用,很快能算出大致的结果。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始终对数据有符合实际的宏观掌控。很多学生单凭公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常常浑然不知,最后的结果即使十分离奇,也没有发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处理数据常会用不同于书本上的方法。新就业的人员应注意吸取他们的实际经验,并不断探索改进。

  • 第2题:

    某学生上学期的四门课程与本学期的三门课程的成绩如下:

    本学期的课程4即将举行考试,该课程至少应考 (63) 分,才能确保本学期的平均分超过上学期平均分的5%。

    A.79

    B.80

    C.81

    D.82


    正确答案:C
    解析:这道题说明了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数据计算经常采用估计加纠偏方法。上学期4门课程的平均分为74分。本学期的平均分期望增加5%,因此,本学期平均分至少应为74×1.05分,所以总分至少应为4×74×1.05=310.8分。现在的3门课程的总分已经获得230分,因此,课程4至少要考80.8分。由于得分一般是整数,所以该课程至少应考81分。

  • 第3题:

    学生小明在本学期教学期末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二名,获得老师表扬,心理很高兴,它任务自己这次考试成功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归因是( )。

    A.内部、稳定、不可控
    B.外部、稳定、不可控
    C.内部、不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B
    解析:
    题干考查教学评价类型。发生在教学活动之前的教学评价为诊断性评价。

  • 第5题:

    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

    A.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唱过的歌曲旋律
    B.教师用书面试卷测试音乐常识
    C.老师将本学期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做成评价表
    D.学生将基本资料、音乐学习专长及心得做成个人档案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表现性评价的目的是测试学习结果,方式是创设与学习结果的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A项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唱过的歌曲旋律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属于表现性评价。

  • 第6题:

    学生要核对本人专业计划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可以通过()了解。


    正确答案:学生个人学习平台、招生专区、学习园地

  • 第7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开放教育学生学籍档案主要内容的是()

    • A、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期、课程和考试注册情况与考试成绩
    • B、学习过程的奖惩情况
    • C、学生网上学习记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考试计划”显示本学期期末的()。

    • A、考试安排
    • B、课程辅导
    • C、平台作业
    • D、考试地点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教师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测验,这属于教学评价类型中的()。

    • A、形成性评价
    • B、追踪性评价
    • C、随机性评价
    • D、终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
    A

    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

    倪妈妈为了激励小品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手机

    C

    周妈妈为了激励小茹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

    苏妈妈为了激励小玲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开放教育学生学籍档案主要内容的是()
    A

    学生的基本信息,学期、课程和考试注册情况与考试成绩

    B

    学习过程的奖惩情况

    C

    学生网上学习记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测验,这属于教学评价类型中的()。
    A

    形成性评价

    B

    追踪性评价

    C

    随机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和终结性评价(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结束时)。

  • 第13题:

    某学生上学期的四门课程与本学期的三门课程的成绩如表2.11所示。

    本学期的课程4即将举行考试,该课程至少应考______分,才能确保本学期的平均分超过上学期平均分的5%。

    A.79

    B.80

    C.81

    D.82


    正确答案:C
    解析:很容易算出,上学期4门课程的平均分为74分。本学期的平均分期望增加5%,因此,本学期平均分至少应为74×1.05分,所以总分至少应为4×74×1.05=310.8分。现在的3门课程的总分已经获得230分,因此课程4至少应考80.8分。由于得分一般是整数,所以该课程至少应考81分。在实际工作中,大量数据的计算经常不是死板地算,而是采用估计加纠偏的方法。上学期的4门课成绩可预先估计为平均值75,再将各个数据与平均分的差值记录下来,得到0,-8,+5,-1(其实,0不需要记录)。这样,很快就算出总偏差为-4,因此估计的每门课程平均分应降低1分,即为74分。本学期的平均分期望增加74×0.05=3.7分,应达到77.7分。现在各科对于该平均分的得失贡献是:+1.3,-7.7,+3.3,结果总偏差为-3.1。因此,课程4至少应达到77.7+3.1=80.8分,选择81分是正确的。对于数据比较多、数值分布比较集中的情况,上述方法比较实用,很快就能算出大致的结果,而且在计算过程中始终对数据有符合实际的宏观掌控。很多学生单凭公式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常常浑然不知,最后的结果即使十分离奇,也没有发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在处理数据时常会用一些不同于书本上的方法,新就业的人员应注意吸取他们的实际经验并不断探索改进。

  • 第14题:

    某教师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进行测试,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个体差异评价


    答案:B
    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 第15题:

    在学期即将结束时,教师为了解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B
    解析:
    教学测量与评价可以分为:(1)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中学期末的考试即总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堂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因此B为正确选项。(2)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第16题:

    一个学期结束了,班主任老师要在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对本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工作总结,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汇报内容予以呈现:
    ①本学期班级开展的活动
    ②本学期班级取得的荣誉
    ③科任老师对班级学生的评价
    ④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
    ⑤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措施和效果
    ⑥班级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发展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进入期末总结工作,教师应该:1.总结本学期班级取得的荣誉,并及时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2.总结本学期班级开展的活动和相应的心得。3.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措施和效果。4.重点是班级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的目标,以及具体的措施。
    因此,选择A选项。

  • 第17题:

    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

    •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
    • B、学生观察记录表
    • C、家庭数学学习情况月调查表
    • D、阶段评价卡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 B、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
    • C、期中考试属于终结性考试
    • D、终结性考试结果检验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

    •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
    • B、学生观察记录表
    • 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
    • D、阶段评价卡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小明本学期期末体育课程中跳远成绩为85分,这属于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学习”方面的知识,讨论在以下条件中学生的行为会有哪些不同? A.教师仅仅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 B.教师在一学期内进行4次考试,每次考试的前一天通知大家; C.教师在一学期中进行大量的小测验,每一次都不事先通知,学生的分数以小测验的平均分数为准。


    正确答案:(1)在A类条件下,学生会出现上课不注意听豺、作业不认真完成以及逃课现象。因为教师仅仅在课程结束时才进行考试,这就相当于学习中行为塑造的强化程序,其具体指强化程序中的固定时距强化。固定时距强化指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在A条件下,从课程的开始到结束为一固定时间,进行期终考试为一次强化。只要课程结束就进行考试,因此学生只会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才努力学习以备考试,其他的时间并不会努力。这样的强化学习过程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只会变得懒散。
    (2)在B类条件下,学生的表现会比在A类条件下的表现要好,他们将只可能在较短的时间下偷懒,学习的时间与努力的程度比在A类条件下的要好。因为教师在一学期内进行4次考试,每次考试的前一天通知大家,此方法属于强健程序中的固定比率强化。在B类条件下,考试的次数是固定的即4次,但具体的考试时间并未固定,此方法会使学生在学过一小段时问后才会努力学习,强化学习过程比在A条件下辩好但效果也不是最佳的。
    (3)在C类条件下,学生的表现会比上述两种条件下都好,他们会每堂课都认真听讲,并且认真完成作业,逃课的现象也会降为最小。因为教师在一学期内进行大量的小测验,每次都不事先通知,此方法属于强化程序中的可变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强化指根据时间进行强化,但时间不固定。在C类条件下,考试次数时间都不定,此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个阶段都很紧张,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学习以防考试,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很高。
    综上所述,在C类条件下,学生的表现会是最好的。

  • 第22题:

    判断题
    小明本学期期末体育课程中跳远成绩为85分,这属于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B

    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

    C

    期中考试属于终结性考试

    D

    终结性考试结果检验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诊断性考试是指在新学年、新学期、新课程开始或者教师接手新年级时,为了了解、掌握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内容具有的预备知识和认知能力状况,为分班、分组或制订教学计划提供依据而进行的考试。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故A选项正确。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单元测验、期中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通过形成性考试,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缺陷和问题,还可以比较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终结性考试是指在学年或学期终结,为了衡量终结性的教学效果,给学生评定成绩而进行的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都属于这种考试。终结性考试结果,检验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