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告诉陈浩妈妈,陈浩期中语文测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内部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题目
王老师告诉陈浩妈妈,陈浩期中语文测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内部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王老师告诉家长学生的语文测试成绩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体现了相对评价的内涵。
更多“王老师告诉陈浩妈妈,陈浩期中语文测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水平。这种评价属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D.综合性评价

    答案:C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 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题干中老师将小明期中和期末 的成绩进行比较来评价学习情况,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C 项正确。

  • 第2题:

    陈阳,高一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等水平。父母对她管教很严,但教育手段单一,每每陈阳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只会打骂,久而久之,陈阳对父母敬而远之。最近她常跟同学逃课逛街或是看电影,经常不完成作业,有时甚至彻夜不回家。父母对她加强了管束,而陈阳却离家出走,直到被父母找到后才回家。父母对此很无奈,只能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针对陈阳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有()。

    A:批评陈阳的想法和做法
    B:与陈阳的父母沟通,建议他们改变教育方式
    C:与陈阳的同学交流,建议其同学劝说陈阳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D:对陈阳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现阶段对于她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
    E:与陈阳的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使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跟陈阳交流、沟通,使陈阳感到集体的温暖

    答案:B,C,D,E
    解析:
    针对本题所述案例,社会工作者不仅应该与陈阳本人及其父母进行沟通,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还应该与其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但是不应该直接批评陈阳的想法和做法。故正确答案为BCDE。

  • 第3题:

    四方面军过河部队西进古浪途中,随红九军行动的总部领导是()。

    • A、徐向前
    • B、陈昌浩
    • C、王树声
    • D、李卓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1935年9月9日,谁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正确答案: 张国焘。

  • 第5题:

    什么时间,徐向前、陈昌浩率领河西部队开始西进?


    正确答案: 1936年11月9日。

  • 第6题:

    网络部李经理找到人力资源部的宇总,要求对网络部陈浩工资调整幅度一事重新加以考虑。李经理拿出陈浩一年的工作业绩评估表:“宇总,是否可以重新考虑一下我们部门陈浩的加薪问题。她去年的工作干得十分出色,可是她加薪的幅度却低于公司的平均加薪幅度。”宇总对李经理解释道:“考虑她的薪水在同级别的人中已属高薪了,所以这次年度加薪才没有同意你们网络部提出的要求,而是低于了公司的平均水平。”李经理:“陈浩的工作大家有目共睹,肯定是高于公司的平均水平,理应提高她的加薪幅度。工资的基数问题,这是公司当时同她讲好的呀,不能把这带入加薪幅度的问题中来,这不符合公司的薪资制度……”李经理很清楚公司的制度,明白员工的权利,认为人力资源部的决定已经侵犯了自己属下的权利,自己有责任和权利为下属争取。李经理和宇总的沟通方式属于什么沟通方式。


    正确答案:李经理和宇总的沟通方式属于口头语言沟通。

  • 第7题:

    ()当代哪位红学家自号“护花山人”?

    • A、蔡义江
    • B、胡文彬
    • C、周思源
    • D、陈庆浩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属于()。

    • A、学业成就测试
    • B、职业兴趣测试
    • C、职业能力测试
    • D、职业人格测试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某寿险公司在甄选新员工的过程中采用了人格测试,要求求职者实事求是地回答一套包括是非题、选择题的书面问卷。这种人格测试方法属于()。

    • A、投射法
    • B、自陈量表法
    • C、李克特量表法
    • D、评价量表法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判断题
    1927年12月下旬,因敌强我弱,条件艰苦,时任第一团团长的陈浩企图带领部队投降敌人。毛泽东连夜追赶部队,公开枪决了叛徒陈浩等人,稳定了军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1935年9月9日,谁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正确答案: 张国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时间,徐向前、陈昌浩率领河西部队开始西进?

    正确答案: 1936年11月9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王小红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排名第五,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C
    解析:
    相对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 第14题:

    小浩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升入初二以来,成绩却直线下降,原来开朗的他现在每天上课无精打采,情绪低落,下课后也是独来独往,有时甚至不来上课。社会工作者初步预估后发现,小浩似有轻度抑郁症状。家访中社会工作者还了解到,一年前小浩父母离婚,母亲将小浩交给年迈的外婆照顾,自己去了外地工作。社会工作者与班主任沟通了小浩的情况后决定,由班主任负责关照小浩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放学后安排同学陪小浩回家、一起做作业,现在的小浩又有了笑容,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  )的方法增强小浩的抗逆力。

    A.教授生活技能
    B.提供关怀与支持
    C.提出高期望
    D.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1927年12月下旬,因敌强我弱,条件艰苦,时任第一团团长的陈浩企图带领部队投降敌人。毛泽东连夜追赶部队,公开枪决了叛徒陈浩等人,稳定了军心。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1935年9月9日,()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 A、张国焘
    • B、汪精卫
    • C、李德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下列哪位运动员曾获得过全运会的冠军()

    • A、陈雁浩
    • B、张宁
    • C、张怡宁
    • D、刘翔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谁是我国最早用系统论、计算机研究《红楼梦》的学者?

    • A、陈庆浩
    • B、彭昆仑
    • C、王玉国
    • D、赵承中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1967年,香港的《红楼梦研究专刊》是由谁创办的?

    • A、宋淇
    • B、潘重规
    • C、陈庆浩
    • D、梅节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明《大浩》包括()。

    • A、《御制大浩》
    • B、《御制大浩续编》
    • C、《御制大浩三编》
    • D、《御制大浩武臣》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单选题
    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D

    综合性评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35年9月9日,()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A

    张国焘

    B

    汪精卫

    C

    李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陈伟在读初二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陈伟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对于陈伟的管教特别严格,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不得随意外出。妈妈要求陈伟每天在家中完成功课和一些课外的学习课程,不得偷懒和贪玩,一旦发现他不认真,就会严厉批评陈伟。近期,妈妈发现陈伟越来越沉默,很少与她讲话,放学回来就躲在自己的卧室里,虽然是在看书,但更像是在发呆。老师也向陈伟的妈妈反映,陈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发言也不积极,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只是听着,既不辩解也不接受。陈伟的妈妈看着越来越内向的陈伟,内心很是焦急,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希望他能够帮助陈伟。 【问题】 1.请结合本案例分析一下陈伟面临着哪些困境。 2.针对陈伟所面临的困境,小王应采用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陈伟面临以下困境:
    (1)父母离婚后,家庭不完整,这给陈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缺少母爱。
    (2)妈妈对于陈伟的管教过于严厉,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外,还有额外的学习课程,完成不好会遭受妈妈的批评。
    (3)由于妈妈的管教,陈伟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适应能力较弱。
    (4)因为老师的批评,陈伟会产生挫折感,这对于陈伟的心理发展很不利。
    2.小王应采用的介入策略包括:
    (1)与陈伟建立信任的关系,与他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重新认识父母及学校老师的做法。
    (2)教授陈伟与人沟通的技巧,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
    (3)与陈伟的妈妈进行沟通,教授他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母子之间的沟通,帮其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让陈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与陈伟的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理解和关心陈伟,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