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少年巨人》小画家王昕海的爸爸是什么老师?()
第5题:
林老师教初二的语文课。一天,刚上课时林老师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我们班出了一位诗人。王哲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林老师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林老师注意到王哲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林老师问王哲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中学生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王哲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
第6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分析小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第7题: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第8题:
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第9题:
聊天
买邮票
看老师
去邮局
第10题: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白日梦状态
睡眠状态
第11题:
第12题:
语文
音乐
美术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们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第17题:
一个小班的孩子告诉老师:“我爸爸从国外回来给我带来了一个电动火车,可好玩了!”经老师了解,他爸爸正准备出国留学,这个孩子渴望爸爸从国外给他买个电动火车,他爸爸答应了,但是现在还没有买。请问这个孩子是不是在说谎?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18题:
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应该()
第19题:
动摇
转移
分散
起伏
第20题: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深度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