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分析下例教师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应怎么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少年时最要好的朋友送乡亲来城里打工,我特意把他请到我家吃顿饭。当年他爱说爱动爱打抱不平。对老师不公正(偏袒干部子女,把另一位同学罚站了一堂课)的行为也敢于站出来说明真相,说老师弄错了。上课老爱给教师提问题,时常惹得老师不高兴,为此,老师把他看成最大的刺头。而他偏不爱改老毛病,所以他有好几次被老师撵出教室。当年老师凌厉话语依然在我耳边: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你瞎问个什么?捣乱是不是?你给我滚出去!以后我的课你别来上,你来我就把你撵出去。就这样,一次,两次......记不清几次了,反正那一年还没有到期末,他说啥也不来学校读书了,把他父母气得不行.....。他跟我说:老师这样待我,我还能读书吗?.......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材料中的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第5题:
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1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当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第6题:
下面是C博士与Y老师在一次评课时对话的片断:“总的来说,Y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假如黑板上的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Y老师就接着说:“C博士,你的意思是说我的粉笔字太差了!?我自己知道,所以后来我就用胶片投影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写这5个字呢?”她说:“你们博士评课标准不是有一条‘板书’吗?”我一听愕然了,…。 C博士为什么愕然?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午第一节课已经开始15分钟了,你正带领同学分析课文,全班同学已经进入学习状态,这时一名同学突然在门口喊“报告”,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课堂突发事件()。
第16题:
林老师为了上好《自然与科学》一课,精心制作了PPT,并准备了植物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他演示了植物标本,因为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然后他不断翻着PPT,却没有适时做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PPT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PPT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谈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第17题:
下面是C博士与Y老师在一次评课时对话的片断:“总的来说,Y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好课,假如黑板上的5个粉笔字不写的话,这堂课更好……”还没等我的话说完,Y老师就接着说:“C博士,你的意思是说我的粉笔字太差了!?我自己知道,所以后来我就用胶片投影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还要写这5个字呢?”她说:“你们博士评课标准不是有一条‘板书’吗?”我一听愕然了,…。 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应怎样充分发挥自主价值?
第18题:
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请分析老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