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2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为了摆脱知识性德育、灌输式德育在实践中的尴尬困境,提高学校德育的时效性,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构想,即德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应当回归生活,并认为这是学校德育范式的一个根本转换。问题:请具体阐述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的特征。
第3题:
第4题:
德育网络具有的功能是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
第5题:
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第6题:
家庭是影响学校德育的环境因素,对学校德育发挥着特殊作用。
第7题:
德育评价中,有关课程设置与教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与班级管理落实的评价是()。
第8题:
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家庭德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德育是个别教育,较之学校德育针对性更强
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
第11题:
学校德育社会功能实现具有间接性
德育的文化功能是政治、经济功能的中介
学校德育的政治、经济等功能对学校发展起完全、直接的参与作用
学校德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应通过对德育对象的塑造去实现
第12题:
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第13题:
依据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提出来的,区分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与剥削阶级学校德育根本标志的德育原则是( )。
A.方向性原则
B.知行统一原则
C.教育一致性原则
D.教育连贯性原则
第14题:
第15题: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第16题:
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
第17题:
学校德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第18题:
学校德育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学校德育实施过程的整体评价。
第19题:
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
第20题:
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学校德育整体工作的评价
对学生品德的评价
对学校德育实施过程的评价
对学校德育对象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