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本学期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了5门选修课程,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门,结果发现,有的学生选修了全部课程。据此,可以推出:
A.有的课程没有学生选修
B.有的学生选修了3门课程
C.所有学生都选修了某门课程
D.所有课程都有学生选修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论述如何进行中学生教育工作。
第6题: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第7题:
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才能,有的则在体育运动、组织工作方面显示才能,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第8题: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第9题: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第10题:
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和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第11题:
第12题:
顺序性
不均衡性
可变性
个体差异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强,但文字表达能力却很差,而另一些学生则相反,这说明身心发展具有()
第18题:
有的学生对数理化感兴趣,有的对文史特别喜好,有的对体育格外有兴趣,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第19题: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第20题:
由于人的发展的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这说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第21题:
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
第22题:
“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真
“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等生”假
“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有的学生不是优等生”假
第23题:
顺序性
不均衡性
可变性
个体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