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你认同该教师的这种做法吗?()
第6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可取之处?()
第7题: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第8题: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学习
发现学习
第9题:
第10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
有意义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
探究学习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阅读以下案例,请依据心理学分析这则案例。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第17题: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第21题:
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接受学习
第22题:
第23题:
该教师教学生进行了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所有文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该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
对于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