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
第2题:
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的要求,规定了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政策
第3题: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
第4题:
第5题:
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第6题: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这是()
第7题: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第8题: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的关系。
第9题: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
第10题: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教育制度
教学目标
第11题:
以道德教育为轴心
强调“明人伦”、“明礼”
主要反映在儒家教育思想之中
重视个别教育和个性发展
第12题:
第13题: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 )标准,是对受教育 。
第14题:
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的价值远高于社会的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
第15题:
第16题:
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第17题:
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方面
第18题: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第19题: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第20题:
教育目的的体现了“社会本位论”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第21题: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
第22题:
“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官本位”价值取向
第23题:
教育政策
教育目的
教育制度
教育计划
第24题:
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教育目的指明了我国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建设者”反映了对受教育者的政治要求
教育目的强调用同一的模式来规定人才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