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述在法的本质研究中如何区分法的“实然”与“应然”。
“实然”是指事物的实际状态,它回答的问题是“事实上是什么”;“应然”是指事物的理想状态,它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差距,比如军队,从实然而言,它是国家抵抗外来侵略的暴力机器;从应然而言,它应该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法也具有这种特点,在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实际存在的法与人们期待的法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用法学方法论来说明,这也就是实证分析价值与分析的差异。在运用实证方法的时候,我们只看到法的实际状况,当我们同时运用实证法与价值分析法的时候,我们既可以看到法的实际面貌,又从最根本的——人的需要出发,确立了一种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第2题:
谈谈如何看待大学生求职中的诚信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第3题:
你如何看待小学生课外辅导?
第4题:
应如何看待小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第5题:
你如何看待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意识本质?
第6题:
如何看待学生工作无小事?
第7题:
试述如何看待“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如何看待教育本体与教育本质的关系?
第15题:
如何看待学生的本质的属性?
第16题:
韩非是如何看待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本质的?
第17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第18题:
你怎么看待老师跟学生成为朋友?如何看待跟学生平等交流?
第19题:
怎样看待别人都说只有三流学生才报考公务员,你如何看待?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