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所重视。它就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第2题: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王充
第3题:
十分重视“诗书教化”的教育家是
A、朱熹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第4题:
“因材施教”原则经由宋代教育家()的注释和提倡,而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在教学中长期应用。
A.范仲淹
B.胡瑗
C.王安石
D.朱熹
第5题:
知识的掌握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巩固与____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三个环节。
第6题:
根据教育学的理论,在课堂上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要经历以下五个环节:激发兴趣、()、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第7题:
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要重视逻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第8题:
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阶段是()
第9题: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第10题:
第11题:
范仲淹
胡瑗
王安石
朱熹
第12题:
孔子是大教育家
孔子留下很多作品
孔子的弟子都很出色
孔子对军事很有研究
第13题:
第14题:
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阶段是( )。 A.感知知识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第15题:
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例如( ) 的一句名言“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A.第斯多惠
B.乌申斯基
C.苏格拉底
D.夸美纽斯
第16题:
“因材施教”原则经由宋代教育家()的注释和提倡,而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在教学中长期应用。
第17题:
课堂作业指为巩固新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设置的作业,要确保()完成。
第18题:
“重视稼穑教育,提倡耕读相兼”的古代教育家是()。
第19题: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第20题:
下列关于知识与技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21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朱熹
第22题:
第23题:
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