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税收救济法
B、税收管制法
C、税收管理法
D、税收协管法
第2题:
法律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法律救助?
第7题:
在社会生活中,职业活动是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8题:
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
第9题: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第10题:
第11题:
避免损害
避免纠纷
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获得赔偿
第12题:
行政赔偿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行政监督
第13题: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第14题: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获得赔偿
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根据行政裁决对象的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第18题:
公民的权益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行政救济的途径使自己的权益得到维护。下列途径中,公民不应该选择的是哪项?()
第19题:
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救济?
第20题:
()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第21题:
第22题:
从法律性质上看,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范畴
可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等途径解决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无法获得赔偿
第23题:
补救合法权益受损害者
解决法定权益的纠纷
惩治侵权行为
维护国家教育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