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报考公务员如何申诉报考?”相关问题
  • 第1题:

    公务员考试 报考者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一个

  • 第2题:

    报考公务员 家庭困难考生如何办理减免考试费用手续?

     


    必须携带以下材料,由各省(区、市)负责考务工作的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试考务费用的手续: a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考生须携带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原件)和低保证(复印件); b 农村绝对贫困家庭

     

  • 第3题:

    公务员考试 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如何认定、如何报考“专门职位”?

     


    专门职位”专门面向省和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的参加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并于2012年3月9日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招考。其中:服务期二年及以上的,可以报考所有专门职位;服务期只有一年的,可以报考县(区)、乡镇和监狱、劳教的专门职位。

    凡通过享受政策待遇,被录(聘)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不再享受公务员招考优惠政策。

    参加外省组织实施的上述服务基层项目并于今年3月9日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福建生源高校毕业生,应于3月18日报名截止之日前到相应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报考资格的认定,以获得“专门职位”的报考资格。

    参加我省组织实施的上述服务基层项目的符合报考“专门职位”条件的考生若无法报考,可以按项目主管部门职责分工,到各项目主管部门进行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的核对。

    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8017698,0591-87875512(传真)

    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州市东大路人才大厦12层1207室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7565225, 0591-87546900(传真)。

    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的,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州市东街33号武夷中心6F团省委省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7541205,0591-87719872(传真)。

    参加“服务社区计划”的,携带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福州市鼓东路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办理身份核验手续,不在福州的人员可以传真方式提交材料,联系电话:0591-87548463,0591-87548463(传真)。

    以上报考人员面试前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项目的,要提供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原件和复印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

     

  • 第4题:

    我是陕西榆林人,今年专科毕业,想报考市级公务员,不知道我有没有资格,想问问高手报考市级公务员还有什么要求吗?


    有 具体要求要见招考公告

  • 第5题:

    在乡镇和大学如何报考公务员??还有在哪里考试??


    登陆你所报考的官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报考那在那考试

  • 第6题:

    有人说,能力强的人报考中央及直属机构公务员,没能力的报考基层公务员,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作为一名公务员考生,不同意题目中的说法。一个人的能力界定不完全是以他的职位高低来确定。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特长都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样,无论是中央及直属机构还是基层岗位,对于人员的选录也因岗位不同有不同的标准。
    中央及直属机构公务员由于其工作性质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确吸引了更多的人报考,报考者中也不乏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但我发现此次我省的考试中也有很多知名院校的毕业生报考。相比而言,基层公务员工作更辛苦,面对很多具体事物的处理,需要的能力更具体,需要处理一线问题的能力更强 。
    我此次报考的是基层乡镇岗位。我国当前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管理体制,乡镇处于该管理体系的末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一方面受到县级以上政权部门的管理,有令必行,必须对上负责,另一方面叉要对下负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都要由乡镇落实到广大农民 身上。
    可见,乡镇工作既繁重又重要。我如果有幸成为一名公务员,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乡镇发展贡献力量。
    答题思路是:表明态度+阐述原因+表明决心。

  • 第7题:

    你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考生报考的是检察官或书记员)


    答案:
    解析:
    1)我想先从我儿时的梦想谈起。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水浒传》,对其中的梁山好汉除恶锄奸、杀富济贫、匡扶正义的英雄豪气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维护正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客人物。
    (2)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认识到,在当今的法制社会,那种无视法律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每个人的行为,即使他代表“正义”,也得置身于法律的框架内,否则,就不但不是对法律和公正的维护,而是对现行秩序的破坏和践踏。在将儿时的梦想与现时的实际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职业取向定在了检察官上,检察宫就是现实社会中除恶锄奸、匡扶正义的形象化身。
    (3)选择检察官这一职业,也是与我的自身条件分不开的,我有着一定的个人优势。首先,我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其次,我本身是公务员,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尤其是对法律精神和法律思想有着较好的把握和领会;最后,我有着愿意为维护法律、维护公平和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献身的精神和思想准备。
    解题思路:先阐明对公务员的认识及自身的价值追求;其次结合考生的性格特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谈谈自己为什么报考公务员。
    先阐明对公务员的认识及自身的价值追求;其次结合考生的性格特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谈谈自己为什么报考公务员。

  • 第8题:

    我国公务员报考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 A、公务员的招考岗位冷热不均
    • B、部分报考学生怀着“打酱油”的心态
    • C、部分报考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怎样看待别人都说只有三流学生才报考公务员,你如何看待?


    正确答案:(1)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2)选择职业,与自身的素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兴趣与价值观的不同罢了。现实生活中,也有众多高素质的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 第10题:

    招录机关对公务员报考申请进行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 A、报考内容的真实性
    • B、编制限额
    • C、用人单位需要
    • D、报考资格条件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正确答案: 1.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下,35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良好品行;
    5.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符合职位的工作能力;
    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8.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9.法律法规的其他条件。

  • 第12题:

    问答题
    今年报考公务员的人很少,结合岗位说一说你为什么报考这个岗位。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公务员考试 报考者是否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确认通过后就不可以更改

  • 第14题:

    报考公务员时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 第15题:

    哪位能介绍一下公务员考试的报考程序,分类,还有报考条件的事宜啊?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6545.htm你可以上这个网站上看一下

  • 第16题:

    对公务员报考者来说,只要符合条件,都享有报考公务员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报考者无理阻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 第17题:

    甘肃省农林类公务员报考是否需要有基层工作经验?报考条件是什么?


    这个要看招考公告上怎么说了,上面怎么要求就是怎么喽,同学只有招考公告是权威的

  • 第18题:

    请问你为何要报考公务员?(考生是从企业跳槽出来报考公务员)


    答案:
    解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真实想法是这样的:
    (1)当初我到××企业时,是出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去的,我在××企业期间具体负责××工作。在工作期间我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
    (2)在企业工作时,我不仅掌握了具体的经济知识和经济理论,也学习了企业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尤其是我们企业“以人为本、永争第一”的企业文化,让我终生受益。
    (3)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还没有最终形成,各种意识形态的纷争还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要想抓住历史机遇,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需要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4)在祖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没有理由不服从祖国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自己,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5)报效祖国和人民一直是我的梦想和夙愿,如果此次能通过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那么我将把自己在企业里所学习到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把“以人为本、永争第一”的理念运用于工作中,誓作人民公仆,永为人民服务。
    解题思路:首先描述在原有企业的工作经历、掌握的工作技能及取得成绩;其次阐明对公务员的认识,最后结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与自身的素质及价值取谈谈自己为何要报考该单位

  • 第19题:

    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据此,可以推出( )

    A. 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没有报考公务员
    B. 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
    C. 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D. 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答案:D
    解析:
    由“有些想从事行政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可以推出“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人是想从事行政工作的大学生”,由“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推出“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结合两个推论,去掉中项“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得出结论。故答案为D。

  • 第20题:

    报考公务员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包括基本条件和资格条件:
    1.基本条件即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七项内容;
    2.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 第21题: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报考公务员热,有的职位有四五百人报考,你对此有何看法?你又为什么报考公务员?


    正确答案:(1)报考公务员热本身无可厚非。
    (2)出现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就业压力、公务员稳定、待遇好、有保障、比较体面,国家机关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3)自己报考的原因:国家机关能为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和抱负提供广阔的舞台;做一名公务员是我的职业理想;我已经为做公务员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政治上、学习上、能力上和性格上。

  • 第22题:

    报考公务员的动机。


    正确答案: (一)
    (1)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发现我的性格特点:沉着,稳重,不怕困难。我的自我认知让我觉得我做公务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我是一个进取心或者工作成就心很强的人,我不喜欢闲着。公务员活动比较多而且能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挑战。现在的工作比较清闲,虽然我可以用其他广泛的兴趣爱好来弥补工作悠闲这个缺憾,但对工作的过程我感到不能满足。
    (3)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很传统的,喜欢助人为乐,很佩服古人的高风亮节。公务员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个职位能让我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因此对这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宁愿放弃现在单位的高收入来报考公务员。
    (4)而且我的专业很对口,在原单位怕技术荒废了。
    (5)总之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职业目标可以通过公务员来实现。我以为,既来之,则安之。即敞开心怀,坦然处之,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不必十分在乎最后的结果。既不因通过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利而丧失信心。应当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和其他选手的优点,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就这点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和胜利。
    (二)
    第一,要对所报岗位的性质加以描述,找出值得你自豪或荣耀的地方;第二,你所学的专业、性格、特长与所报岗位的关系;第三,所报岗位和参加公务员将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影响;第四,为了不辜负人民、社会、国家对我的培育之恩,我要通过报考公务员岗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报答国家;第五,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职业目标可以通过公务员来实现。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公务员报考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A

    公务员的招考岗位冷热不均

    B

    部分报考学生怀着“打酱油”的心态

    C

    部分报考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