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基础工程分为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每一过程各划分为四段施工,计划各段持续时间各为6天,各段过程之间最短间隔时间依次为5天、3天和3天,实际施工中在第二段夯实过程中延误了2天,则实际完成该基础工程所需时间为( )A.37天B.35天C.39天D.88天

题目

已知某基础工程分为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每一过程各划分为四段施工,计划各段持续时间各为6天,各段过程之间最短间隔时间依次为5天、3天和3天,实际施工中在第二段夯实过程中延误了2天,则实际完成该基础工程所需时间为( )

A.37天

B.35天

C.39天

D.88天


相似考题
更多“已知某基础工程分为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每一过程各划分为四段施工,计划各段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已知某基础工程由开挖、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夯实四个过程组成。按平面划分为四段顺序施工,各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12天、6天、18天和6天,按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流水施工的工期为(  )天。


    A.54

    B.60

    C.66

    D.72

    答案:B
    解析:
    参考第三章第四节内容,应选B项。 施工过程数n=4,施工段数m=4
    开挖、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夯实四个施工过程的最大公约数K:
    K=最大公约数[12,6,18,6]=6专业工作队数目分别为:
    开挖:b1=12/6=2垫层:b2=6/6=1
    砌基础:b3=18/6=3回填夯实:b4=6/6=1
    专业工作队总数目:n′=2+1+3+1=7
    根据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公式:
    施工工期T=(m+n ′-1)K=(4+7-1)×6=60(天)

  • 第2题:

    某基础工程可划分为基坑开挖、混凝土垫层、砌基础、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基础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天。

    A.22
    B.23
    C.24
    D.25

    答案:C
    解析:
    在分别流水施工中,计算流水施工工期:T=ΣKi,i+1+Σtnj=(9+2+5)+(2+3+3)=24,式中,ΣKi,i+1表示相邻施工过程之间流水步距之和;Σtnj表示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之和。

  • 第3题:

    某基础工程可划分为基坑开挖、混凝土垫层、砌基础、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该基础工程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分别为( )天。


    A.2

    B.4

    C.5

    D.9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

    考核流水步距。流水步距等于各累加数据系列错位相减所得差值中数值最大者。

  • 第4题:

    已知某基础工程由开挖、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夯实四个过程组成。按平面划分为四段顺序施工,各过程流水节拍分别为12天、4天、12天和4天,其中垫层施工后需问隙1天,回填夯实时与砌基础并行搭接时间为2天,则按等步距异节奏组织流水施工的工期为(  )天。



    A.42

    B.43

    C.44

    D.56

    答案:B
    解析:
    参考第三章第四节内容,应选B项。 施工过程数n=4,施工段数m=4
    开挖、垫层、砌基础和回填夯实4个施工过程的最大公约数K,K=最大公约数[12,4,12,4]=4专业工作队数目分别为:
    开挖:b1=12/4=3;垫层:b2=4/4=1
    砌基础:b3=12/4=3;回填夯实:b4=4/4=1
    专业工作队总数目:n′=3+1+3+1=8
    间歇时问:∑G+∑Z=1(天);提前插入时间:∑C=2(天)根据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公式:施工工期T=(m+n′一1)K+∑G+∑Z-∑C=(4+8—1)X4+1—2=43(天)

  • 第5题:

    某基础工程可划分为基坑开挖、混凝土垫层、砌基础、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在施工中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作业,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流水段上的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该基础工程的流水施工工期为( )天。


    A.22

    B.23

    C.24

    D.2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