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是( )。
A.林学特性
B.生物学特性
C.林木生长状况
D.环境条件
E.植被条件
第1题:
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目的要求,而( )就是反映这种目的要求的。
A.立地条件
B.林种
C.树种生物学特性
D.树种生态学特性
第2题:
树种选择的基础是( )。
A.环境条件
B.生态学特性
C.林木生长状况
D.生物学特性
E.林学特性
第3题:
营造速生丰产林应具备( )条件。
A.树种具有速生丰产优质的特性
B.造林地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C.林分具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D.树种生态学特性
E.树种生物学特性
第4题:
林业技术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根据病虫的( D )和影响其数量消长的主要( ),通过林木栽培管理、主伐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林木本身抗病虫能力的一种防治方法。
A.生物学特性 , 客观条件
B.危害程度 , 内在机制
C.种群数量 , 外部机制
D.生物学特性 , 生态因子
第5题:
划分基本送货区域的依据是
A.客户分布情况
B.客户订单送货时间
C.配送商品特性
D.交通状况
第6题: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
第7题:
简述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
第8题:
树种的()特性是指树种对于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第9题:
简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依据和方法。
第10题:
第11题:
树木的遗传特性
立地条件
林分密度
造林施工技术
造林技术
第12题:
生物学
解剖学
生态学
林学
第13题:
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林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即为( )。
A.环境状况
B.立地条件
C.生态因子
D.主导因子
第14题: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是( )。
A.经营目的
B.树种特性
C.立地条件
D.经营条件
E.经济条件
第15题:
按生活因子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依据的生活因子是( )。
A.土壤酸碱度
B.气候条件
C.土壤水分
D.土壤养分
第16题:
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和称为造林地的()。
A.环境条件
B.生长条件
C.立地条件
D.生活条件
第17题:
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第18题:
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
第19题:
造林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
第20题:
简述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树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林学特性的区别是什么?
第21题:
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综和称为造林地的()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