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中将罐封好的安瓿浸入有色液中再灭菌,其目的( )
A.提高灭菌温度
B.增强安瓿的耐热压性能
C.染色使安瓿美观
D.检查安瓿是否漏气
第1题:
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
A.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B.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C.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
D.检圣→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E.检查→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
第2题:
安瓿
请选择适宜的灭菌法A、干热灭菌
B、热压灭菌
C、流通蒸汽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过滤除菌
第3题:
将灭菌后的安瓿趁热浸入有色溶液中,该操作是注射剂生产中( )
A.灌注
B.熔封
C.检漏
D.安瓿洗涤
E.安瓿灌水蒸煮
第4题:
注射剂的容器处理方法是 ( )
A.检查一切割一圆口一安瓿的洗涤一干燥或灭菌
B.检查一圆口一切割一安瓿的洗涤一干燥或灭菌
C.检查一安瓿的洗涤一切割一圆口一干燥或灭菌
D.检查一圆口一检查一安瓿的洗涤一干燥或灭菌
E.检查一圆口一安瓿的洗涤一检查一干燥或灭菌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安瓿或玻璃小瓶的处理工艺为()
第10题:
注射剂容器处理方法是()
第11题:
安瓿一般在烘箱内以120℃~140℃的温度干燥
盛装无菌物品的安瓿须用180℃干热灭菌1.5小时
盛装低温灭菌物品的安瓿须用180℃干热灭菌1.5小时
大量生产时,多采用隧道式烘箱干燥,隧道内的平均温度为200℃
用远红外干燥装置,350℃灭菌1分钟,能达到安瓿灭菌的目的
第12题:
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
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检查→圆口→安瓿的洗涤→切割→干燥或灭菌
第13题:
安瓿或玻璃小瓶的处理工艺为()
A.安瓿或玻璃小瓶→洗涤→热处理→灌水→干燥与灭菌
B.安瓿或玻璃小瓶→灌水→洗涤→热处理→干燥与灭菌
C.安瓿或玻璃小瓶→灌水→热处理→洗涤→干燥与灭菌
D.安瓿或玻璃小瓶→洗涤→灌水→热处理→干燥与灭菌
第14题:
玻璃安瓿灭菌用
第15题:
下列对注射器容器的叙述,正确的有
A.安瓿按其形状可分为有颈安瓿和粉末安瓿
B.安瓿的洗涤一般采用思水法或加压喷射气水洗涤法
C.洗净的安瓿应倒置在铝盘中,及时于120~1400C干燥
D.用于无菌操作或低温灭菌的安瓿须在200℃以上千热灭菌45 min或180℃以上干热灭菌1.5 h
E.安瓿的处理工序依次为切、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与灭菌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在生产中将罐封好的安瓿浸入有色液中再灭菌,其目的()
第21题:
关于安瓿的干燥和灭菌处理,错误的说法是()
第22题:
检查-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检查-圆口-切割-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检查-安瓿的洗涤-切割-圆口-干燥或灭菌
切割-圆口-检查-安瓿的洗涤-干燥或灭菌
切割-圆口-安瓿的洗涤-检查-干燥或灭菌
第23题:
安瓿洗涤后,一般要在烘箱内用120℃~140℃的温度干燥
盛装无菌或低温灭菌物品的安瓿则须用180℃干热灭菌1小时
大量生产多采用由红外线发射装置与安瓿自动传送装置两部分组成的隧道式烘箱,隧道内的平均温度为200℃左右,有利于安瓿的连续化生产
由适当的辐射元件组成的远红外干燥装置,温度可达250℃~350℃,一般在350℃时经5分钟,能达到给安瓿灭菌的目的
灭菌好的空安瓿存放柜应有净化空气保护,安瓿存放的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