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油油气回收:由油罐车、卸油管、回气管,球阀及快速接头组成。汽油油罐车内的油品通过卸油管将油品卸入对应品号的地下油罐内,根据压力平衡原理,卸油过程中油罐内的油气通过回气管回到油罐车内,从而实现卸油过程中的油气回收。
第1题:
卸油完毕,卸油员确认罐车内油品卸净。关好阀门、拆卸卸油管、盖严罐(舱)口处的卸油帽(舱盖),收回()。
第2题:
密闭卸油系统是将卸油胶管两端分别与储罐卸油管端和油罐车卸油口连接,在卸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经()排出。
第3题:
安装油气回收的加油站卸油时,开启油罐和油罐车的各阀门顺序应为()。
第4题:
送油罐车接卸验收总体流程的顺序是()。
第5题:
加油站在接卸油品时,为加快油品接卸速度可以采用()方式。
第6题:
送油罐车接卸验收卸油流程中由司机.计量员共同完成和单独完成的工作分别是()。
第7题:
油罐车卸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快速接头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第8题:
加油站接卸油品时,卸油员与驾驶员要认真核对油罐车油品的(),严防混油。
第9题:
油罐车卸油结束时,应将卸油管内的残油()。
第10题: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油罐车上的油气管连通接口,应设在油罐车油体的()上,并应装设手动。
第11题:
铁路粘油罐车的卸油作业采用()。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下列关于汽车加油站的建筑防火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4题:
汽油油罐车的卸油采用密闭油气回收系统时,由于油罐处于密闭状态,卸油过程中不便人工直接观测油罐中的实际液位,为及时反映罐内的液位高度和防止罐内液位超过安全高度,故地下油罐应设带有高液位报警功能的()。
第15题:
油罐混油事故的削减措施有:在卸油口悬挂油品标牌,接卸油()认真核对卸油罐与油罐车所装品种是否相符。
第16题:
卸油油气回收与密闭卸油,工艺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油罐车与地下油罐之间加设了一条()连通管道。
第17题:
油罐操作井盖及接卸油口均应按规定设置相对应()。
第18题:
送油罐车接卸验收中由司机.计量员共同完成的工作是()。
第19题:
卸油连通软管一般采用绕形金属管制成,用以连接卸油口与油罐车接卸油品。
第20题:
当产生回罐油时,应从()进行回罐作业。
第21题:
虹吸自流卸油的速度,取决于()和油罐车与输油泵的位差。
第22题:
为减少油品挥发损耗,避免敞口卸油时出现油气沿地面扩算,加重对空气的污染,发生不安全事故,故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方式。
第23题: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是指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第24题:
加油站地上罐应当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油罐车卸油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汽油罐车卸油宜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
加油机不得设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