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对其中某一种刺激作出反应,其余不做反应的的反应时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个刺激出现,要求被试从感知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所持续的时间间隔。这称为()。

    A.选择反应时

    B.简单反应时

    C.分辨反应时

    D.复杂反应时


    参考答案:B

  • 第2题:

    能够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  )

    A.刺激选择数目
    B.被试的动机
    C.任务的难度
    D.个体差异

    答案:A,B,C,D
    解析:

  • 第3题:

    为了考察不同刺激呈现方式下被试的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某研究者选取三个年龄段的被试各5名进行实验,该研究设计属于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嵌套设计
    D.析因设计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描述,该设计类型属于随机区组设计。

  • 第4题: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使用少数几个固定的刺激。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这种方法是

    A.调整法
    B.平均差误法
    C.极限法
    D.次数法

    答案:D
    解析:
    恒定刺激法又称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测量感觉阈限时,一般只使用少数几个刺激,并且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刺激的呈现是随机的,每呈现一个刺激只要求被试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等,然后按照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和“无”或“轻”和“重”的次数计算阈限值。

  • 第5题:

    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
    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反应时
    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

    答案:C
    解析:
    预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如果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可能来不及准备;如果太长,被试的准备又可能松懈而延误反应。

  • 第6题:

    某个目标刺激在某个位置呈现后400毫秒在同一位置呈现和在其他位置呈现,被试的反应时不同,前者慢于后者。这种现象是

    A.注意瞬脱
    B.注意分散
    C.返回抑制
    D.非注意盲视

    答案:C
    解析:
    返回抑创( inhibiti。。。fretum)是指对先前在同一位置上曾经重复出现过的目标反应减慢的现象。Tipper等人将其称作受注意刺激重复(attended repetition)。

  • 第7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反应时指标常用于研究运动员机能状态,下列哪类运动与这项研究关系最密切?

    A.长跑
    B.射箭
    C.体操
    D.乒乓球

    答案:D
    解析:
    反应时指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而言对刺激反应比较敏感的运动项目与反应时关系也更加密切,如乒乓球、拳击、足球等运动项目;长跑项目耗时较长,反应时的多少关系不大;射箭项目追求的是准确性;体操项目追求的是技术、难度和美感等。因此,选项A、B和C中的运动项目与反应时研究关系密切。故正确答案为D。

  • 第8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下列哪项对数据处理的结果形式最有助于体现实验目的?

    A.视觉反应时平均值为0.21368,听觉反应时平均值为0.1810s
    B.视觉反应时中位数为0.21198,听觉反应时中位数为0.1810s
    C.视觉反应时平均值为0.21198,听觉反应时中位数为0.1810s
    D.视觉反应时区间为[0.1997,0.2301]s,听觉反应时区间为[0.1586,820211s]

    答案:A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反应时区间和标准差与反应时长短关系不够密切,中位数和平均值与反应时长短密切相关,但是从数值计算的角度看,平均数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实验的目的。选项A正确,选项B、C、D均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9题:

    要求被试按平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而无正确答案的测验称为()。


    正确答案:典型行为测验

  • 第10题:

    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被试只在刺激出现时做出特定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间称为()。

    • A、复杂反应时
    • B、选择反应时
    • C、简单反应时
    • D、刺激反应时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被试只在刺激出现时做出特定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间称为()。
    A

    复杂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简单反应时

    D

    刺激反应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有多种不同的刺激信号,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前提下,呈现不同刺激时,要求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称为()。
    A

    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复杂反应时

    D

    刺激反应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了防止在反应时实验中出现“假反应”,常采取的措施有()

    A.随机变化预备信号与刺激呈现间的时距
    B.与被试签订实验诚信守则
    C.运用统计方法事后检验
    D.呈现“空白刺激”

    答案:A,D
    解析:
    反应时。 在简单反应时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避免被试的过早反应,尤其是在刺激与预备信号之间的时距保持恒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是常见。为了防止被试这种“假反应”,有两种有效的措施:第一,随机变化预备信号与刺激呈现间的时距:第二,插入侦查试验,即发出预备信号之后并不呈现刺激,或者说是呈现“空白刺激”,如果被试对空白刺激仍作出反应,则表明被试存在假反应,其实验结果无效。故选择AD。假反应并不是被试不诚信,所以排除B项。统计方法事后检验是对已经发生的无关变量进行事后弥补,即假反应已经发生,题意是避免,所以排除C项。

  • 第14题:

    在一项检验大学生心理旋转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若在平面旋转条件 下以三维物体和字母R为两种刺激材料,以性别为被试变量,每种实验处理需要4名被试,要求不同性别的被进行匹配判断并记录其反应时。请给出两种实 验设计方案并说明每种方案所最少需要的被试数量。


    答案:
    解析:
    自变量A:性别(两个水平,男、女): 自变量B:材料性质(两个水平,三维物体、字母R), 因变量:反应时 实验设计一:完全随机的被试间设计:被试数至少需要16(=2×2×4)名被试 实验设计二:混合实验设计;被试数S:至少需要8名被试,被试间变量性别, 被试内变量是材料性质。

  • 第15题:

    先向被试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刺激系列,然后刺激系列打乱,要求被试按照刺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复原,这种研究记忆的方法属于()

    A.回忆法
    B.再认法
    C.再学法
    D.重建法

    答案:D
    解析:
    重建法是一种记忆研究方法,在实施时,首先把一些刺激材料按照一定的排列呈现给被试,然后将次序打乱再交给被试,要求被试将刺激材料按原来的次序重新排列起来

  • 第16题:

    反应时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办法是(  )

    A.改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间的距离
    B.取消被试
    C.实验前口头警告
    D.插入“侦察试验”

    答案:A,D
    解析:
    假反应是在简单反应时中,由于被试能够预期预备信号和刺激出现之间的对间间隔,在刺激未出现前,就开始反应。所以,改变的方法有改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间的距离,让被试不能对刺激出现的时间进行预期。取消被试不是防止的方法,实验前的口头警告也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 第17题:

    ?为了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查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析因设计
    D.嵌套设计

    答案:B
    解析:
    随机区组设计指首先把被试按某些特质分到不同的区组内,使各区组内的被试比区组间的被试更接近同质。将被试分好区组后,然后再将各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到各不同的实验处理成实验组、控制组内。本题中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5个年龄段就构成了5个区组,每个区组的3个被试正好随机的分配到三种刺激条件下,所以是随机区组设计。

  • 第18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以下哪种措施能让实验数据更可靠?

    A.增加单个被试的操作练习次数
    B.去掉最高和最低的记录数值后计算单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
    C.在针对同一被试的实验中使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和光照刺激
    D.增加两个单元之间的休息时间

    答案:B
    解析:
    被试经过一定次数的操作练习之后,其反应时是比较稳定的,再增加单个被试的操作练习次数,并不能让实验数据更可靠,因此,选项A不正确。去掉最高和最低的记录数值后,可以排除实验中由偶然干扰因素造成的误差,在此基础上计算单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可以让实验数据更可靠,因此选项B正确。在针对同一被试的实验中使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和光照刺激,有可能干扰被试的反应速度,不能让实验数据更可靠,因此选项C不正确。视觉测试和听觉测试之间前后干扰性不大,增加两个单元之间的休息时间,并不能使实验数据更可靠,因此选项D也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9题:

    实验设计:所给出的实验设计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和处理。
    实验名称:简单反应时实验
    (注: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要求他们对此尽快做出单一的反应,这个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实验目的:研究应时的长短与所刺激的感觉器官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
    要求被试在受到色光或者声音刺激后立刻做出反应,通过仪器自动记录的方式,分别测试被试的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测试开始前先让被试进行必要的操作练习。测试开始后,连
    续记录其30次视觉反应时,随后休息1min,再连续记录其30次听觉反应时,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
    实验结果



    如果要对这一实验进行延伸研究,以下哪一项研究最没有意义?

    A.不同学历的反应时差异
    B.不同性别的反应时差异
    C.不同年龄段的反应时差异
    D.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

    答案:A
    解析:
    反应时反映的是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它与个体的生理、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是个体基本身体机能的表现,与个体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等没有密切关联。因此,如果要对这一实验进行延伸研究,那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不同学历的反应时差异进行研究则没有多少意义,因为学历和个体的生理机能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联性。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20题:

    心理学家想考察单词熟悉性对被试命名单词反应时的影响,他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寻找了30名大学生作被试。以100个单词为刺激材料,其中为50个单词为熟悉度高的单词,另外50个为熟悉度低的单词。控制了单词的词频、词性等因素。将100个单词随机呈现给每名被试,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请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正确答案:本实验的自变量:单词的熟悉度(高、低)。因变量:被试对熟悉度不同的单词的反应时。额外变量:词频、词性等。

  • 第21题: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正确答案:比较的刺激;一对一对

  • 第22题:

    有多种不同的刺激信号,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为一一对应的前提下,呈现不同刺激时,要求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时获得的反应时称为()。

    • A、简单反应时
    • B、选择反应时
    • C、复杂反应时
    • D、刺激反应时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问答题
    心理学家想考察单词熟悉性对被试命名单词反应时的影响,他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寻找了30名大学生作被试。以100个单词为刺激材料,其中为50个单词为熟悉度高的单词,另外50个为熟悉度低的单词。控制了单词的词频、词性等因素。将100个单词随机呈现给每名被试,记录被试的命名反应时。请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正确答案: 本实验的自变量:单词的熟悉度(高、低)。因变量:被试对熟悉度不同的单词的反应时。额外变量:词频、词性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配成对,然后()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正确答案: 比较的刺激,一对一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