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尺量距,若A、B两点间的距离大于若干尺长,必须先进行直线 工作。
第1题:
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就产生尺长误差,()。
第2题:
计算题:一根名义长为D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D1米,用这根尺量得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米,求改正后的距离L为多少?
第3题:
直线定线是当地面上()超过一整尺长时,需要在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分段丈量点的工作。
第4题:
下列关于钢尺普通量距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5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而产生的。
第6题:
钢尺量距时,若所丈量的距离超过钢尺的本身长度,为量距准确,必须在通过直线两端点的()内定出若干中间点以便分段丈量,此项工作称直线定线。
第7题:
水平距离测量时,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或地势起伏较大,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
第8题:
钢尺测量距离,当两点间距离较远时,应在直线方向上建立一些标志而将直线分成若干尺段,便于分段测量,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向。
第9题:
钢尺量距时,减少量距误差的措施包括:新购钢尺必须进行检定,以求得尺长改正值;必须进行温度改正;()。
第10题:
钢尺精密量距时,减少量距误差的措施包括:();使用水准仪测定两端点高差以便进行高差改正。
第11题:
垂直距离
斜线长度
水平距离
距离
第12题:
直线定线
直线定距
直线测距
直线测线
第13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不相等而产生的。
第14题:
直线定线是在地面上两点间进行水平距离测量时,当()超过一整尺长时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分段点的工作。
第15题:
用尺长为L的钢尺量距,测得某段距离S为4个整尺长,若已知丈量一尺段的中误差mL=±5毫米,问全长S之中误差mS为多少?
第16题:
关于钢尺量距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7题:
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相等而产生。
第18题:
当钢尺的实际长不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第19题:
在A、B两点间进行钢尺量距,往测距离为185.376米,返测距离为185.327米,试根据误差计算方法求其相对误差。
第20题:
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小于名义长度时,()。
第21题:
钢尺量距进行尺长改正时,钢尺的实长大于名义长度时,()。
第22题:
第23题:
垂直距离
两点间的距离
水平距离
倾斜距离
第24题:
尺长改正
拉力改正
温度改正
倾斜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