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放置的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A.混凝土徐变变形的结果B.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D.混凝土徐变变形和收缩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目

地上放置的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

A.混凝土徐变变形的结果

B.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

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

D.混凝土徐变变形和收缩变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
更多“地上放置的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若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和养护,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下,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容易产生( )。

    A. 横向裂缝
    B. 纵向裂缝
    C. 龟裂
    D. 断板

    答案:C
    解析:
    龟裂主要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

  • 第2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若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和养护,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下,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容易产生()。

    A、 横向裂缝
    B、 纵向裂缝
    C、 龟裂
    D、 断板

    答案:C
    解析:
    主要考察的是龟裂的原因,龟裂(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

  • 第3题: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1)荷载作用产生的裂缝
    (2)温度、收缩产生的裂缝
    (3)结构不均匀沉降

  • 第4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008年真题]

    • A、挡土墙滑移
    • B、雨篷板下坠
    • C、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漏水
    • D、正常拆模时楼板下陷

    正确答案:C

  • 第5题:

    钢筋混凝土板内的上部副筋,是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而设置的受拉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哪几肋?


    正确答案: 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由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

  • 第7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和()。


    正确答案:由荷载效应引起的裂缝;由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引起的裂缝 ;钢筋锈蚀裂缝

  • 第8题: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其原因可能是()

    • A、养护不当
    • B、表面失水过多
    • C、温差过大
    • D、地基不均匀沉降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单选题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的裂缝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不属于荷载应力引起的裂缝。

    B

    不属于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

    C

    不是早期出现的表面干缩裂缝。

    D

    不属于温度变形裂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若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和养护,在炎热或大风天气下,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容易产生(    )。
    A

    横向裂缝

    B

    纵向裂缝

    C

    龟裂

    D

    断板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钢筋混凝土板内的上部负筋,是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而设置的受拉钢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写字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常细小的裂缝,其走向纵横交叉,没有规律。经分析该裂缝是 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纹。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原因有:
    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
    2) 配合比不合理,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
    3) 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偏大,和易性差。
    4) 混凝土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或养护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 )。

    A.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漏浆
    B.模板局部沉浆
    C.拆模过早
    D.养护时间过短
    E.混凝土养护期间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

    答案:B,C,D,E
    解析: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模板局部沉浆,拆模过早,养护时间过短和混凝土养护期间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

  • 第14题:

    地面上顶制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发现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可能为()。

    • A、钢筋伸缩变形的影响
    • B、混凝土干缩变形的结果
    • 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
    • D、混凝土受到外荷载的作用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下面列举了钢筋混凝土建筑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特征,哪一组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沿配筋的表面发生
    • B、水泥膨胀异常呈放射形网状
    • C、超载在梁、板的受压侧垂直产生
    • D、地震在柱、梁上沿45度角产生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室外预制一钢筋混凝土板,养护过程中发现其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应该是()。

    • A、混凝土与钢筋热胀冷缩变形不一致
    • B、混凝土徐变变形
    • C、混凝土干缩变形
    • D、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地上放置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在养护过程中表面出现微细裂缝,其原因是()。

    • A、混凝土徐变变形的结果
    • B、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结果
    • C、混凝土与钢筋产生热胀冷缩差异变形的结果
    • D、是收缩与徐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试归纳钢筋混凝土梁可能出现的几种裂缝的形态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钢筋混凝土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裂缝的形态以及产生裂缝的原因:
    A.塑性混凝土下沉,被顶部钢筋所阻,形成沿钢筋的裂缝(通长或断续);
    B.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容易在浇筑1~2小时后发生在梁和柱交接部位的纵向裂缝;
    C.由于模板支承下沉或局部失稳,造成已经浇筑成型的梁产生相应部位的裂缝;
    D.已经凝结硬化的混凝土梁,在尚未建立足够强度以前,受到模板被振的影响产生相应裂缝;
    E.过早拆模,混凝土梁尚未建立足够强度,构件在实际施加于自身的重力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受力裂缝;
    F.在弯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边缘开始出现横向裂缝,逐渐向中和轴发展;
    G.在受剪荷载作用下,梁端部位出现沿梁端中下部发生约45°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缝或沿梁腹部发生大于45°方向的短而密的斜裂缝;
    H.在主次梁交接处未设附加箍筋,次梁下端的主梁上发生45°方向斜裂缝;也可能主梁一侧的斜裂缝越过次梁上端;
    I.在受扭力矩作用下,某一面腹部先出现多条约45°方向斜裂缝,向相邻面以螺旋方向展开;
    J.当梁的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条件下,沿梁长度方向的腹部出现大体等间距的横向裂缝,中间宽、两头尖,呈枣核形,至上下纵向钢筋处消失;
    K.受大气温湿度变化或冻融循环作用下、受化学介质侵蚀或受到火灾袭击,在混凝土梁表面出现龟裂等现象。

  • 第19题: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的裂缝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不属于荷载应力引起的裂缝。
    • B、不属于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
    • C、不是早期出现的表面干缩裂缝。
    • D、不属于温度变形裂缝。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的正常裂缝是指由()产生的裂缝。
    A

     宽度在限值以内的裂缝

    B

     由于混凝土收缩、养护等引起的裂缝

    C

     由外加荷载引起的裂缝

    D

     宽度在0.1~0.2mm内的裂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受弯构件(如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时,混凝土的微细裂缝常常不能用肉眼所能察觉,其裂缝宽度可根据裂缝出现前后两级荷载所产生的()来表示。

    正确答案: 仪器读数差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背景:某工程有两块厚2.5m,平面尺寸分别为27.2m×34.5m和29.2m×34.5m的板。设计中规定把上述大块板分成小块(每大块分成6小块),间歇施工。混凝土所用材料为: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花岗岩碎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施工完成后发现大部分板的表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宽度为0.1~0.25mm,长度从几厘米到100多厘米,裂缝出现时间是拆模后的1~2d。问题:(1)案例中裂缝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3)此类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哪些特殊规定,养护时间有什么规定?(4)该工程中可选择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008年真题]
    A

    挡土墙滑移

    B

    雨篷板下坠

    C

    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漏水

    D

    正常拆模时楼板下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1.3条,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因结构局部破坏而距引发的连续倒塌;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或耐久性能的某种规定状态;ABD三项均属于构件承载力不足造成的破坏;C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第24题:

    多选题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其原因可能是()
    A

    养护不当

    B

    表面失水过多

    C

    温差过大

    D

    地基不均匀沉降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