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人的学说的两个核心概念是“仁”(Ren / benevolence)和“礼”(Li / courtesy)。“仁”是儒家的基本道德观。“礼”指的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拥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persons of virtues)。
第1题:
A.德仁
B.民君
C.礼仁
第2题:
A、“信”
B、“礼”
C、“义”
B、“仁”
第3题:
第4题:
在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看来,礼在人们的日常伦理生活中,就如一道经常进出的门,所谓“礼门也。”没有礼这道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是无法想象的。孟子把“五常”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五常”包括“礼”、“仁”,还有什么()
第5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第6题:
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第7题: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
第8题:
孔子谓“绘事后素”的内涵是()。
第9题: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概念()
第10题:
孔子曾经说:“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犹言要礼何用,行什么礼)?”这说明孔子以为()
第11题:
第12题:
仁
义
礼
知
第13题:
A、“礼”与“仁”
B、“礼”与“道”
C、“法”与“仁”
D、“礼”与“直”
第14题: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 “礼”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第15题:
第16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把道德规范概括为()
第17题:
孔子提倡的“仁”和“礼”有何联系?
第18题:
根据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第19题:
孔子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
第20题:
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第21题:
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四德说。
第22题:
仁
礼
义
信
第23题:
礼先于仁
礼后于仁
礼先于人
礼后于人
第24题:
德
仁
智
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