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是不可培养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空气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土壤消毒的方式()、(),其中()是土壤热处理消毒中最有效的方法,它是以杀灭土壤中有害微生物为目的。


    正确答案:药剂消毒;蒸汽消毒;蒸汽消毒

  • 第3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栖息地?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宜环境:
    (1)土壤中的动植物遗体是异养型微生物最好的碳、氮能源
    (2)土壤矿质成分中,可为微生物提供S、P、Fe、Mg、Ca、B、Mo、Zn、Mn等无机元素
    (3)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接近中性
    (4)土壤的渗透压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相近
    (5)土壤的含气量(7~8%)可保证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6)土壤表面温度虽然变化较大,但表层以内温度稳定,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 第4题:

    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为何说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正确答案:因为土壤含有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不时有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残体进入土壤,可以为占有绝大多数比例的有机营养型微生物提供所需的碳源和能源。土壤也含有相当齐全的矿物元素,可供微生物生长所需。土壤有适宜于微生物生长的pH值,多数土壤pH在5.5~8.5之间,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生长pH范围也在这一范围。土壤不论处于何种通气状况,都可适应微生物生长。土壤温度变化范围也与微生物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相一致。因此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而成为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 第6题:

    为什么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正确答案:⑴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⑵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的浓度也很适合微生物的发育;
    ⑶土壤中水分的变化较大,但基本可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
    ⑷pH5.5~8.5之间,适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
    ⑸渗透压不超过微生物的渗透压;
    ⑹空隙中充满空气和水,为耗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⑺土壤具有保温性,与空气相比,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变化不大。

  • 第7题: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微生物最多的地方是()。

    • A、土壤
    • B、河流
    • C、天空
    • D、海洋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

    正确答案: 因为土壤具有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及生命活动所需要额各种条件,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最好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土壤消毒的方式()、(),其中()是土壤热处理消毒中最有效的方法,它是以杀灭土壤中有害微生物为目的。

    正确答案: 药剂消毒,蒸汽消毒,蒸汽消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目前工业上所利用的微生物大多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葡萄糖淀粉酶可以用于淀粉制糖工艺。请你设计一种从土壤中分离葡萄糖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方法。

    正确答案: ⑴ 采样:在淀粉厂周围或废水中,采土壤离地5-15cm处的土壤,或废水中的细菌;
    ⑵ 增殖培养:以淀粉作惟一的碳源进行增殖培养,使得不能分解淀粉的菌不能生长;
    ⑶ 纯种分离:采用单菌落分离法,A、划线法,B、稀释法;
    ⑷ 生产性能的测定:测定菌株葡萄糖淀粉酶的活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土壤、水域都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其实都是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条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

    • A、土壤寄居菌
    • B、土壤习居菌
    • C、自养微生物
    • D、异养微生物

    正确答案:A,B

  • 第15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正确答案: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良好环境,土壤有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之称号,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岩石中含有铁、钾、镁等多种矿质元素,一般都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耕地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有机残体和有机肥料是绝大多数微生物良好的营养和能量来源。有大小不同的孔隙,小孔隙的毛细管作用强,经常充满水分,大孔隙中常为土壤空气。此外,土壤的pH值多在4~8.5之间,而且土壤的保温性和缓冲性都比较好。

  • 第16题:

    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 A、只有一种微生物
    •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质
    •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 D、没有代谢废物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目前工业上所利用的微生物大多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葡萄糖淀粉酶可以用于淀粉制糖工艺。请你设计一种从土壤中分离葡萄糖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方法。


    正确答案: ⑴ 采样:在淀粉厂周围或废水中,采土壤离地5-15cm处的土壤,或废水中的细菌;
    ⑵ 增殖培养:以淀粉作惟一的碳源进行增殖培养,使得不能分解淀粉的菌不能生长;
    ⑶ 纯种分离:采用单菌落分离法,A、划线法,B、稀释法;
    ⑷ 生产性能的测定:测定菌株葡萄糖淀粉酶的活性。

  • 第18题:

    在进行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时应注意到(),因为在某种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对于土壤微生物整体来说是挂一漏万的。


    正确答案: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培养基

  • 第19题:

    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正确答案: 首先要根据分离对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若要分离真菌应选用马丁-孟加拉红选择培养基;若要分离细菌应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若要分离放线菌应选用高氏培养基。
    土样采回来后,用常规的十倍稀释分离法进行稀释分离,若分离细菌,一般稀至10-8,若分离放线菌,一般稀至10-6;若分离真菌,一般稀至10-4。取最后三个稀释度倒平板获得单个菌落。
    将平板上出现的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若不纯,应将培养的单菌落斜面再次进行稀释分离。倒平板获得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反复几次直到得到菌体单一的单菌落方可认为是某一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 第2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土壤是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栖息地?

    正确答案: 在自然界,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宜环境:
    (1)土壤中的动植物遗体是异养型微生物最好的碳、氮能源
    (2)土壤矿质成分中,可为微生物提供S、P、Fe、Mg、Ca、B、Mo、Zn、Mn等无机元素
    (3)土壤的酸碱度大多接近中性
    (4)土壤的渗透压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相近
    (5)土壤的含气量(7~8%)可保证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6)土壤表面温度虽然变化较大,但表层以内温度稳定,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微生物生长的良好环境是()。
    A

    土壤

    B

    水域

    C

    空气

    D

    生物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其实都是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条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
    A

    土壤寄居菌

    B

    土壤习居菌

    C

    自养微生物

    D

    异养微生物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