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模和凹模间的间隙越小,产生的圆角带越大。
第1题:
拉深模中,凸模、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成形影响更明显的是()。
第2题:
翻孔后的工件,若孔壁与平面不垂直,产生主要原因是()。
第3题:
()不会产生冲压制件的质量问题。
第4题:
拉伸模试冲时,由于拉伸间隙过大,而产生拉伸件拉伸高度不够,应()。
第5题:
板料弯曲时,()弯曲区域内的外层纤维拉伸变形越大。
第6题:
若坯料在弯曲时在弯角处产生裂纹时可适当()。
第7题:
下列()不是弯曲模产生弯曲件有裂纹或开裂的修复方法。
第8题:
拉深模试冲时,由于拉深间隙太小,而产生拉深件,拉深太大,应()。
第9题:
拉伸模中凸、凹模间隙大小与()有关。
第10题:
为防止板料在拉深时拉裂,凸模和凹模的工作部分应加工成光滑的(),凸模与凹模之间留有略()板料厚度的间隙。
第11题:
圆角,大于
圆角,小于
方角,大于
三角,小于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精冲模落料时()。
第14题:
导致折弯件角度超差的主要原因有()凹模V形槽尺寸等。
第15题:
翻边模进行外缘翻边试冲时,出现破裂原因之一是()
第16题:
修整凸凹模间隙至均匀合适后,内孔翻边仍出现孔口边缘不齐,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第17题:
解决折弯件角度超差的主要措施是调整()及凹模V形槽尺寸等。
第18题:
拉深模试冲时,由于拉深间隙过大,而产生拉深件拉深高度不够,应()。
第19题:
冲压件产生回弹的调整方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拉伸模试冲时由于拉伸间隙过大,而产生拉伸件高度不够应()。
第21题:
拉伸模试冲时,由于拉伸间隙过大,而产生拉伸件拉伸高度不够,应()。
第22题:
实现精密冲裁的主要条件是:压板带齿圈、凹模(落料)或凸模(冲孔)带小圆角、间隙极小、压边力和反顶力较大。
第23题:
压边力太小或不均
凸、凹模间隙太小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板料太薄
第24题:
凸模平面
凸模圆角
凹模平面
凹模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