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产房等区域清洁消毒频率应至少每天2次以上
B、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出现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应立即实施污点清洁与消毒
C、被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D、在实施清洁与消毒的时候,应设有醒目的警告标志。
E、中度风险区域的环境清洁卫生要求自然菌减少1个对数值以上。
第1题:
A、<5CFU/cm2
B、<10CFU/cm2
C、<50CFU/cm2
D、<100CFU/cm2
E、<200CFU/cm2
第2题:
A、发生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爆发时,应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B、环境表面检出MRSA时,应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C、在进行日常清洗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D、表面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时,应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E、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第3题:
A.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B.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
C.清洁与消毒原则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干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D.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第4题:
A、低度风险区域内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做短暂停留
B、高度风险区域内的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应实施中低水平消毒
C、中度风险区域环境表面菌落总数要求是≤10cfu/cm3
D、低度风险区域的环境等级属于卫生级别
E、中度和低度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方式可采用湿式卫生进行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