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多采用的方法是
第1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上皮细胞合成
B、单链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
C、单链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双链型高
D、游离状态的t-PA与纤溶酶原(PLG)的亲和力高
E、t-PA与PLG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PLG
第2题:
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多采用的方法是
A.发色底物法
B.标准曲线法
C.ELISA法
D.火箭电泳法
E.比浊法
第3题:
可以作为病情诊断、预后估计、出血预测、并发DIC的诊断以及肝病癌变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是()
A、纤溶酶原(PLG)检测
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l)检测
C、D-二聚体的检测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
第4题:
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多采用的方法是
第5题:
鉴别原发性纤溶症与继发性纤溶症最重要的试验是
A.血浆纤溶酶测定
B.血浆D-聚体测定
C.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D.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
E.血浆组织纤维溶酶活化药抗原测定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PLG变为PL需()。
第9题:
凝固法
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免疫学法
发色底物法
以上都是
第10题:
由血管内皮细胞中的t-PA裂解PLG形成纤溶酶(PL)的途径
由内源性凝血途径裂解PLG形成PL的途径
由外界介入体内的溶栓药物使PLG激活成PL的途径
是继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是原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第11题:
发色底物法
标准曲线法
ELISA法
火箭电泳法
比浊法
第12题:
原发性纤溶
继发性纤溶
肺栓塞
先天性PLG缺乏症
继发性PLG缺乏症
第13题:
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多采用的方法是
A.标准曲线法
B.ELISA法
C.火箭电泳法
D.比浊法
E.发色底物法
第14题:
纤溶激活物的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B、使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C、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D、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E、使纤溶酶原变为纤维蛋白纤溶酶原(PLG)是由肝脏合成,当血液凝固时,PLG大量吸附在纤维蛋白网上,在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或u-PA的作用下,被激活为纤溶酶,促使纤维蛋白溶解。
第15题:
纤溶酶原(PLG)可通过三条途径被激活为纤溶酶(PL),它们是
第16题: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增高见于
A、原发性纤溶
B、继发性纤溶
C、肺栓塞
D、先天性PLG缺乏症
E、继发性PLG缺乏症
第17题:
下列血浆纤溶酶原(PLG)活性增高的是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血浆纤溶酶原(PLG)活性增高的是()。
第20题:
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
FDP
D-二聚体
第21题:
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PA);
尿激酶(UK, uPA);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
肝素。
第22题:
凝固法
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免疫学法
发色底物法
以上都是
第23题:
原发性纤溶
继发性纤溶
肺栓塞
先天性PLG缺乏症
继发性PLG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