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干扰可致假阴性
B、大量出血时出现前带现象
C、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可致假阳性
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可致假阴性
E、患者留取标本时需控制饮食
第1题:
可导致免疫法隐血试验假阴性的是
A.动物性食品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服用大量维生素E
D.服用大量维生素C
E.后带现象
第2题:
以下关于粪便隐血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剂的服用可以引起隐血试验化学法的假阴性
B.可鉴别某些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性质,如消化道溃疡时可呈间断阳性
C.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区分出消化道岀血部位
D.粪便隐血试验阴性即表示无消化道岀血
E.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即表示消化道岀血
第3题:
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哪些观点正确
A.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
B.大量出血时出现后带现象
C.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
D.维生素C的干扰
E.血红蛋白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后分解
98.ABCE。假阴性: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后分解而使免疫原性减弱、消失或改变,而出现假阴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抗原)浓度过高造成的与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即后带现象),亦可出现假阴性。
第4题:
关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大规模胃肠道肿瘤的筛查
B、服用动物食品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C、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D、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可使结果出现假阴性
E、服用大量生蔬菜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有关粪便隐血试验,正确的概念是()
第8题:
导致免疫学粪隐血试验假阴性的因素是()
第9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12岁,腹部痛;大便检查结果:粘液便,隐血试验阳性、ERY(+)、WBC(+)、镜下可虫卵。 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造成假阴性的原因是()
第10题:
红细胞抗原性发生了改变
大量出血时出现前带现象
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
抗原表位的改变
以上都是
第11题:
维生素C的干扰可致假阴性
大量出血时出现前带现象
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可致假阳性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可致假阴性
患者留取标本时需控制饮食
第12题:
病人的血细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抗原性发生了改变
维生素C的干扰
患者控制了饮食
大量出血时出身后带现象
第13题:
可导致化学法隐血试验假阴性的是A.动物性食品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服用大量维生素E
D.服用大量维生素C
E.后带现象
可导致化学法隐血试验假阳性的是A.动物性食品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服用大量维生素E
D.服用大量维生素C
E.后带现象
可导致免疫法隐血试验假阴性的是A.动物性食品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服用大量维生素E
D.服用大量维生素C
E.后带现象
可导致免疫法隐血试验假阳性的是A.动物性食品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服用大量维生素E
D.服用大量维生素C
E.后带现象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第14题:
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错误的是
A、红细胞抗原性发生了改变
B、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
C、血红蛋白(抗原)浓度过高
D、大量出血时出现后带现象
E、维生素C干扰
第15题:
粪便检测中,化学法隐血试验阳性,免疫法隐血试验阴性,可见于
A、样本中含大量维生素C
B、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
C、后带现象
D、下消化道出血
E、服用活性炭
第16题:
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
A、大量食蔬菜
B、动物血
C、大量维生素C
D、动物肉类
E、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
第17题:
第18题:
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第19题:
以下关于粪便隐血试验正确的是()
第20题:
粪便检测中,化学法隐血试验阳性,免疫法隐血试验阴性,可见于()
第21题:
少量消化道出血即可阳性
是判断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可确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
服用铁剂可呈假阳性
正常人阴性
第22题:
粪便混入月经血
试验前大量进食蔬菜
postzone现象
进食动肉类食物
粪便污尿液
第23题:
大量生食蔬菜
含大量过氧化物酶食物
大量维生素C
动物肉类
动物血
第24题:
细菌分解Hb造成假阴性
服用铁剂可致假阳性
服用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
无需注意H2O2的浓度
用乙醚醋酸抽提可提高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