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0测定法选择在50%溶血处测量的原因是
A、50%刚好溶血一半
B、50%便于测量
C、50%时对补体量最敏感
D、50%溶血最稳定
E、50%溶血速度最慢,易于检测
第1题:
下列关于APH50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未致敏家兔红细胞可激活血清中的B因子,导致兔RBC溶解
B、当RBC量一定时,在规定反应时间内,溶血程度与血清中参与旁路激活的补体量及活性呈正相关
C、以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为一个APH50U
D、以APH50U/ml表示其活性
E、以100%溶血作为最敏感的判定终点
第2题:
CH50试验是以什么作为判断终点
A、25%溶血
B、50%溶血
C、75%溶血
D、80%溶血
E、100%溶血
第3题:
下列对CH50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用于测定总补体
B、本法属于免疫溶血反应
C、补体是待测物质
D、CH50反应中,补体是作为抗原参与反应的
E、免疫溶血反应中,溶血程度与补体活性呈S型曲线
第4题:
A、补体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
B、补体主要是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
C、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活性为直线关系
D、试验常以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E、在轻微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关于CH50测定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第8题:
CHso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第9题:
CH50试验的判定终点指标是()
第10题:
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
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
以上均不对
第11题:
总补体量
总补体浓度
总补体溶血活性
总补体体积
单个补体
第12题:
根据绵羊红细胞与相应抗体(溶血素)结合后可激活血清中补体,导致RBC溶解
当RBC和溶血素量一定时,在规定反应时间内,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及活性呈正相关
S形曲线在30%~70%溶血之间,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以50%溶血作为最敏感的判定终点
以100%溶血作为最敏感的判定终点
第13题:
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常以50%溶血作为判定终点是因为
A、50%溶血比100%溶血更敏感
B、50%溶血比100%溶血更省时间
C、50%溶血比100%溶血更省材料
D、50%溶血比100%溶血更精确
E、50%溶血比100%溶血更简单
第14题:
CH50测定法选择在50%溶血处测量的原因是
A.50%刚好溶血一半
B.50%便于测量
C.50%时对补体量最敏感
D.50%溶血最稳定
E.50%溶血速度慢,易于检测
第15题:
CH50试验的判定终点指标是( )
A.25%溶血
B.50%溶血
C.75%溶血
D.80%溶血
E.100%溶血
第16题:
关于CH50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H50测定补体活性以红细胞完全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B、CH50结果可直接测定C4、C2、C3和C5等单个补体成分
C、补体溶血程度和补体的活性成线性相关
D、做该实验时应同时配制50%溶血标准管
E、CH50结果升高可见于严重肝病
第17题:
第18题:
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 )
第19题: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
第20题:
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实验是因为()
第21题:
50%刚好溶血一半
50%便于测量
50%时对补体量最敏感
50%溶血最稳定
50%溶血速度最慢,易于检测
第22题:
50%溶血实验比100%溶血实验简单
50%溶血为终点较100%溶血为终点更敏感
50%溶血为终点较100%溶血为终点节省成本
50%溶血为终点较100%溶血为终点更快速
50%溶血为终点容易质控
第23题:
25%溶血
50%溶血
75%溶血
80%溶血
100%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