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DE
更多“外毒素的特点是A、只由革兰阴性菌产生B、化学成分为多糖C、选择性的毒害作用D、抗原性强E、经甲醛处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强,有抗原性
    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E.毒性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外毒素主要由于G菌和部分G菌产生并释放于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其毒性强,具有选择性,对理化因素不稳定,抗原性强,经0.3%~0.4%甲醛处理失去毒性而保留抗原性制成类毒素。本题 B项为内毒素的性质。

  • 第2题:

    关于细菌内毒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抗原性强,经甲醛处理可制成类毒素
    B.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较弱且无特异性
    D.耐热,160℃,2~4小时才被破坏
    E.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强,有抗原性
    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E:毒性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外毒素主要由G+菌和部分G-菌产生并释放于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其毒性强,具有选择性,对理化因素不稳定,抗原性强,经0.3%~0.4%甲醛处理失去毒性而保留抗原性制成类毒素。本题B项为内毒素的性质。

  • 第4题:

    关于内毒素性质的错误叙述是

    A.抗原性弱,对组织器官没有选择性毒害效应
    B.抗原性强,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160℃2~4h才被破坏
    E.由革兰阴性菌裂解产生,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答案:B
    解析:
    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活细菌不能释放出来,只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被释放出来。其性质较稳定,耐热,100℃th不被破坏,160℃2~4小时才被破坏。毒性比外毒素低,抗原性弱,对组织器官没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可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考点提示】内毒素的概念和特点

  • 第5题:

    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
    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
    C:毒性强,有抗原性
    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E:毒性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考点:细菌的致病性。解析: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但少数革兰阴性菌也能产生。外毒素的毒性较强,大多为多肽,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并能引起特殊的病变和症状。外毒素的化学性质为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