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炭疽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畜肉经高温处理可工业用
B、炭疽杆菌未形成芽孢前抵抗力弱
C、经消化道感染较少
D、发现炭疽病现场,应6h内彻底消毒
第2题:
关于炭疽芽胞杆菌叙述错误的是
A.竹节状排列革兰阳性大杆菌
B.无氧条件下易形成芽胞
C.荚膜和外毒素是重要毒力因素
D.无鞭毛,无动力
E.有毒株产生荚膜
第3题:
第4题:
炭疽病死畜不能剖检的原因是()。
第5题:
关于炭疽芽孢杆菌形态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第6题:
疑为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严禁剖检的原因是()
第7题:
关于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
革兰阴性大杆菌,可形成芽孢
有荚膜,其与该菌致病力有关
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
其芽孢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第9题:
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呼吸道
炭疽杆菌未形成芽胞前抵抗力弱
经消化道感染较少
发现炭疽病现场,应6小时内彻底消毒
病畜肉经高温处理可工业用
第10题:
发病与否取决于炭疽杆菌的侵袭力
炭疽杆菌能侵入完整的皮肤
炭疽杆菌直接引起组织水肿
炭疽感染的组织病理特征为出血性浸润、坏死和周围水肿
病变部位查不到炭疽杆菌
第11题:
由炭疽杆菌引起
革兰染色阴性
厌氧菌
营养要求高
抵抗力低
第12题:
引起人畜共患病
主要引起草食动物炭疽病
是对人畜危害最大的病原体
可传染给肉食动物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给人
第13题:
关于炭疽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炭疽病死畜不能剖检的原因是()
第17题:
关于炭疽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第18题:
鉴定炭疽芽孢杆菌毒力的重碳酸生长试验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第19题:
有毒力的炭疽杆菌能产生谷氨酸物质,形成荚膜
无毒力的炭疽杆菌能产生谷氨酸物质
无毒力的炭疽杆菌能够形成荚膜
有毒力的炭疽杆菌能够产生卵磷脂
无毒力的炭疽杆菌能够产生卵磷脂
第20题:
炭疽的病理变化特点是败血症变化
炭疽杆菌每个菌体都有明显的荚膜
炭疽杆菌在体外不能形成芽孢
炭疽杆菌不能运动
炭疽杆菌受低浓度青霉素作用,菌体可肿大形成圆珠,称为“串珠反应”
第21题:
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芽胞
炭疽杆菌芽胞对外界环境有很强抵抗力
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荚膜
炭疽杆菌在体外很快死亡
炭疽杆菌在体外形成鞭毛
第22题:
炭疽杆菌大
炭疽杆菌能形成芽胞
炭疽杆菌能形成荚膜
炭疽杆菌不易检测
第23题:
炭疽杆菌侵入伤口及破损的皮肤,芽孢即复苏繁殖
炭疽感染的组织病理特征为化脓性炎症
外毒素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及组织坏死、出血
炭疽杆菌形成的荚膜有抗吞噬作用
炭疽杆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