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钝痛的有效 B、连续多次应用不易成瘾 C、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D、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E、治疗量就能抑制呼吸

题目
对于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A、对钝痛的有效
B、连续多次应用不易成瘾
C、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D、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E、治疗量就能抑制呼吸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描述错误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吗啡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A.尿潴留B.心源性哮喘C.严重创伤止痛SXB

    下列关于吗啡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是

    A.尿潴留

    B.心源性哮喘

    C.严重创伤止痛

    D.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E.烧伤止痛


    正确答案:A

  • 第2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平滑肌兴奋作用:可提高胃肠、泌尿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或括约肌张力,引起便秘或止泻、排尿困难、尿潴留,诱发胆绞痛,诱发哮喘等;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3)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①治疗量时可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②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高度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可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解救;③耐受性和成瘾性,由于易成瘾,限制了吗啡的临床使用。

  • 第3题:

    试述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1、抑制平滑肌;
    2、抑制腺体分泌;
    3、扩瞳,升高眼内压和调节麻痹;
    4、扩张小血管,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阻断心脏M受体,心率加快;
    5、兴奋中枢。
    应用:1、内脏绞痛,
    2、腺体分泌过多,
    3、虹膜睫状体炎,检查眼底,验光配镜;
    4、缓慢型心律失常;
    5、感染中毒性休克;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 第4题: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毛果芸香碱能选择性地激动M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的作用较明显。
    1、激动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M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产生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主要是闭角型青光眼)和虹膜炎的治疗。
    2、激动腺体的M胆碱受体,使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 第5题: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消化道:止泻、致便秘,胆内压增高;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④其他:可致尿潴留等。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 第6题:

    哌替啶(杜冷丁)与吗啡,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上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哌替啶弱于吗啡,作用时间短于吗啡。
    2)镇静,呼吸抑制,致欣快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
    3)对胃肠道平滑肌和利胆作用较吗啡弱,较少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4)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吗啡相同。
    临床应用:1)相同点:均可用于镇痛,心源性哮喘。
    2)吗啡可用于止泻,哌替啶用于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

  • 第7题:

    对吗啡药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 B、可收缩外周血管平滑肌
    • C、镇痛、镇静
    • D、抑制呼吸
    • E、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消化道:止泻、致便秘,胆内压增高;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④其他:可致尿潴留等。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正确答案: 吗啡的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①镇痛作用
    ②镇静、致欣快作用
    ③抑制呼吸
    ④镇咳
    ⑤缩瞳
    ⑥催吐
    (2)平滑肌
    ①胃肠道平滑肌,减慢胃蠕动,提高小肠几大肠的平滑肌
    ②胆道平滑肌,胆总管、胆囊内压升高,上腹不适
    ③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延长产程;提高膀胱外括约肌张力和膀胱容积--尿潴留。
    (3)心血管系统,对心率和节律无明显影响
    ①外周交感活性降低,扩张血管-直立性低血压
    ②CO2潴留,扩张脑血管-升高颅内压
    (4)免疫系统,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减少抑制HIV病毒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用途: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
    (3)止泻
    哌替啶的药理作用:
    相似吗啡,镇静、镇痛、抑制呼吸、催吐、心血管作用(体位性低血压、颅内压升高)。不同于吗啡,镇痛弱于吗啡,为吗啡的1/10,持续时间短(2-4h),抑制呼吸维持时间短,镇咳作用弱、无便秘(止泻)、不抑制产程(不对抗缩宫素)、瞳孔变化不大,成瘾性及耐受性轻。
    临床用途:
    (1)镇痛
    (2)代替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
    (3)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吗啡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吗啡是天然的阿片生物碱,属于阿片受体完全激动剂

    B

    吗啡可以抑制大脑呼吸中枢

    C

    治疗量吗啡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作用

    D

    吗啡可以降低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

    E

    吗啡可以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器导致恶心呕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吗啡对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有兴奋作用,使其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因此,有便秘和尿潴留的副作用。

  • 第11题:

    问答题
    哌替啶(杜冷丁)与吗啡,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上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哌替啶弱于吗啡,作用时间短于吗啡。
    2)镇静,呼吸抑制,致欣快和扩血管作用与吗啡相当。
    3)对胃肠道平滑肌和利胆作用较吗啡弱,较少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4)对心血管的作用与吗啡相同。
    临床应用:1)相同点:均可用于镇痛,心源性哮喘。
    2)吗啡可用于止泻,哌替啶用于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用小剂量吗啡5-10mg就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吗啡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对钝痛作用比锐痛显著。同时也产生镇静、欣快感和改善情绪的效应,消除因疼痛引起的焦虑不安和恐惧等。
    (2)呼吸抑制:吗啡抑制脑干呼吸中枢,产生强而持久的呼吸抑制作用,治疗量吗啡作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可使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降低,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肺潮气量降低,中毒量可使呼吸频率降至每分钟3-4次,最终导致呼吸停止。
    (3)镇咳作用:吗啡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产生很强的镇咳作用。由于易成瘾,临床极少采用。
    (4)缩瞳作用:吗啡激动中脑动眼神经中枢部位的阿片受体,产生缩瞳作用,中毒剂量可使瞳孔缩呈针尖大小,是吗啡中毒特征之一。
    (5)催吐作用:吗啡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CTZ),引起恶心呕吐,可用氯丙嗪对抗。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大剂量吗啡对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产生抑制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还可因引起体内组胺释放而致血压明显降低。此外,大剂量吗啡注射后,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致缺氧和血液内co2分压增高,导致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颅压高的患者不宜选用吗啡类药物止痛。
    作用于平滑肌:吗啡对消化道和其它平滑肌都有兴奋作用,它可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使蠕动减少和推动性节律收缩明显减弱,加上还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引起大便干燥和便秘。吗啡对胆管口的奥狄氏括约肌的收缩作用可阻止胆汁分泌,使胆道压力上升,引起上腹部不适,诱发胆绞痛。吗啡能提高输尿管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大剂量吗啡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并有拮抗催产素的作用。
    【临床应用】
    1.镇痛:吗啡对各种疼痛都有效,但因为成瘾,故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严重创伤,烧伤等引起的急性镇痛。
    2.心源性哮喘:除应用强心苷、氨茶碱和吸氧外,小剂量的吗啡(5mg)可产生良好效果。吗啡抑制呼吸中枢可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变慢加深,增加换气量,减轻喘息症状。
    3.止泻:适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减轻症状,一般选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制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于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A、对钝痛的有效
    B、连续多次应用不易成瘾
    C、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D、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E、治疗量就能抑制呼吸

    答案:B
    解析:
    吗啡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效,治疗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如严重烧伤、创伤等,不用于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等是由于吗啡连续应用易产生耐受性及成瘾,而且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 第14题: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抑制呼吸;镇咳;催吐;兴奋平滑肌;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止泻。

  • 第15题:

    简述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小剂量:(50-100mg/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梗、脑血栓形成;
    常用剂量:(0.5-1.0g/天)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作用,可与其他药物配成复方(APC、去痛片)→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关节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大剂量:(3-5g/天)有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用于急性风湿热患者

  • 第16题:

    简述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正确答案:吗啡的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①镇痛作用
    ②镇静、致欣快作用
    ③抑制呼吸
    ④镇咳
    ⑤缩瞳
    ⑥催吐
    (2)平滑肌
    ①胃肠道平滑肌,减慢胃蠕动,提高小肠几大肠的平滑肌
    ②胆道平滑肌,胆总管、胆囊内压升高,上腹不适
    ③降低子宫张力、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延长产程;提高膀胱外括约肌张力和膀胱容积--尿潴留。
    (3)心血管系统,对心率和节律无明显影响
    ①外周交感活性降低,扩张血管-直立性低血压
    ②CO2潴留,扩张脑血管-升高颅内压
    (4)免疫系统,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减少抑制HIV病毒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用途: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
    (3)止泻
    哌替啶的药理作用:
    相似吗啡,镇静、镇痛、抑制呼吸、催吐、心血管作用(体位性低血压、颅内压升高)。不同于吗啡,镇痛弱于吗啡,为吗啡的1/10,持续时间短(2-4h),抑制呼吸维持时间短,镇咳作用弱、无便秘(止泻)、不抑制产程(不对抗缩宫素)、瞳孔变化不大,成瘾性及耐受性轻。
    临床用途:
    (1)镇痛
    (2)代替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
    (3)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 第17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正确答案: 吗啡能激动各型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兴奋延脑CTZ及促进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等。
    (2)心血管系统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对胆道平滑肌、输尿管也有收缩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诱发哮喘发作。吗啡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及心源性哮喘。止泻常选用阿片酊等制剂。

  • 第18题:

    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
    1.低浓度(每分10μg/kg)时主要与肾脏、肠系膜和冠脉的多巴胺受体(D1)结合,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而导致血管舒张。高浓度(每分20μg/kg)可作用于心脏β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继续增加给药浓度,多巴胺可激动血管的α受体,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2.多巴胺在低浓度时作用于Dl受体,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大剂量时,可使肾血管明显收缩。
    临床应用:各种休克,如感染性、心源性及出血性休克,也可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

  • 第19题:

    问答题
    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药理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抑制呼吸;镇咳;催吐;兴奋平滑肌;扩张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临床应用:镇痛;心源性哮喘;止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毛果芸香碱能选择性地激动M胆碱受体,对眼和腺体的作用较明显。
    1、激动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M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产生缩瞳,降低眼内压和调节痉挛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主要是闭角型青光眼)和虹膜炎的治疗。
    2、激动腺体的M胆碱受体,使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1)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
    ①主要通过扩张小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壁压力而降低心肌耗氧;
    ②扩张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耗氧;
    ③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和侧支血管,增加缺血区心肌的供血和供氧;
    ④由于心室壁压力的降低,对垂直穿透心肌的冠脉机械压力减少,增加心内膜缺血区的供血。
    (2)硝酸甘油的临床应用:对各型心绞痛均有效,对心绞痛急性发作为首选药;对急性心肌梗死也有效;还可用于心衰的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 1.抗焦虑:为焦虑症的首选药;
    2.镇静催眠:用作麻醉前给药和复合麻醉的组成部分,用于失眠,以取代了巴比妥类;
    3.抗惊厥、抗癫痫:用于防治破伤风、子痫、高热药物引起的惊厥,静脉注射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用于中枢或局部病变引起的肌肉僵直和痉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平滑肌兴奋作用:可提高胃肠、泌尿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或括约肌张力,引起便秘或止泻、排尿困难、尿潴留,诱发胆绞痛,诱发哮喘等;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3)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①治疗量时可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②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高度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可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解救;③耐受性和成瘾性,由于易成瘾,限制了吗啡的临床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