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营养调查概述”相关问题
  • 第1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概述


    答案:
    解析:
    1.概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儿。
    2.病因
    (1)日照不足 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经光化学作用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为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任何原因所致的日照时间不足均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故本病冬春季多见,北方高发。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婴儿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甚少,不能满足需要时,易发生本病。
    (3)生长过速 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不成正比时,易发生本病。
    (4)疾病因素 肝胆、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严重肝、肾疾病也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类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糖皮质激素能拮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而导致佝偻病。
    3.临床表现 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尤其是头部,刺激头皮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血清25-(OH)D下降,:PTH升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
    (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8~ 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严重者可迟至2~3岁;或乳牙萌出延迟。
    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
    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下肢畸形可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如“O”型“X”型腿。
    2)肌肉改变 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腹肌张力低下呈蛙腹,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3)其他 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
    (3)恢复期 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影像在治疗后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干骺端病变消失。少数重症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

  • 第2题:

    有关免疫计划的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有关免疫规划的调查主要包括接种率调查、疫苗接种反应调查和人群免疫状况调查。

  • 第3题:

    土壤卫生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承载一定的污染负荷,具有一定的环境容纳量。但是污染物一旦超过土壤的最大容量,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土壤中的动植物,最后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危害牲畜乃至人类健康。
    土壤卫生调查的目的是查明其卫生状况,阐明其对环境污染和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 第4题:

    慢性病调查报告的撰写概述


    答案:
    解析:
    与调查类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的撰写格式一致,主要包括题目、署名、目录、摘要、前言(研究背景)、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结论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

  • 第5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概述


    答案:
    解析: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
    营养学是指研究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即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以维持、促进健康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宏观的、社会性措施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主要包括食物营养、人体营养和公共营养三大领域。食品卫生学是指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宏观的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现场调查是获得资料、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的首要工作。本节中的营养调查和食品的卫生学调查都是横断面调查。营养监测观察的是居民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采取补充措施。实际工作中,横断面调查更为常见。

  • 第6题:

    查报告的概述部分,说法正确的有(  )。

    A.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B.l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C.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D.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E.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答案:B,C,D,E
    解析: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 第7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一般应直接点明调查观点,也可以不说明调查观点
    • B、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包括标题、目录、概述、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
    • C、调查数据的种类按统计学可以分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
    • D、概述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 E、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

    正确答案:A,B,C,E

  • 第8题:

    概述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正确答案: 能量:妊娠期间能量的增加是为了满足胎体生长发育、母体组织增长、母体蛋白质和脂肪贮存及代谢增加的能量需要。但妊娠期能量的摄入量与消耗量应以保持平衡为原则,过多地摄入能量对孕体并无益处,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整个妊娠期总能量需增加335~350MJ(80000~85000kcal)。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即妊娠4个月开始每日增加能量摄入量0.84MJ(200kcal)。
    蛋白质: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其次是孕体自身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来供给子宫、胎盘及乳房等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和推荐的妊娠期蛋白质增加量是:妊娠早期为5g/d,妊娠中期为15g/d,妊娠晚期为20g/d。除了数量保证外,还要保证优质的动物及豆类蛋白质的摄入至少占1/3以上。
    矿物质:妊娠期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妇女易于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锌、碘等。
    (1)钙:妊娠期需增加贮存钙量约为30g。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的妇女每日摄入钙量为1000mg,妊娠后期每日为1500mg。
    (2)铁:整个妊娠期需铁总量约为1000mg,其中350mg满足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的需要,450mg满足妊娠期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其余部分是用以补偿铁的丢失。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妇女的膳食铁摄入量为25mg/d,妊娠晚期为35mg/d。
    (3)锌:妊娠期妇女摄入充足量的锌有利于胎体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出生缺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锌摄入量应由非妊娠妇女的15mg增加至20mg,以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需要。
    (4)碘:妊娠期妇女碘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严重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膳食中碘的摄入量由非妊娠妇女的每日150mg增至175mg。
    维生素:(1)叶酸:妊娠早期叶酸缺乏是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重要原因,如果育龄妇女在妊娠前1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每天服用400mg叶酸,就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初发和复发。
    (2)维生素B12: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B12,可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亦可导致胎体的神经系统受损。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建议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12的摄入量为每天2.6mg。
    (3)维生素B6:给妊娠期妇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6十分重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6供给量为每天2.0mg。
    (4)维生素B1: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B1时母体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胎儿出生后却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为1.5mg。
    (5)维生素C://在妊娠期间,胎儿血中维生素C含量比母体高2~4倍,而母体维生素C含量比非妊娠妇女低50%左右,因此我国推荐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C的摄入量为130mg,以满足母体和胎体的需要。
    (6)维生素A:妊娠期妇女摄入足量的维生素A有利于胎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自身的健康,维生素A缺乏可能与早产、发育迟缓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关。然而维生素A摄入过量时也可引起中毒,还有导致先天畸形的可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为3000IU。
    (7)维生素D://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并可导致新生儿手足抽搐和低钙血症及母体骨质软化的发生。由于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可导致中毒,故妊娠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时应慎重。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从妊娠的4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其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为400IU。

  • 第9题:

    问答题
    概述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正确答案: 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土壤类型、土壤剖面特征、土壤酸碱度、土壤侵蚀等。
    调查方法为:收集土壤普查资料,包括土壤图、土壤志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资料;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性调查,主要通过挖掘、观察土壤剖面、取样分析以及走访当地群众等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上述土壤调查资料,编绘土地条件调查所要求的土壤条件调查地图,撰写调查成果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概述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正确答案: 能量:妊娠期间能量的增加是为了满足胎体生长发育、母体组织增长、母体蛋白质和脂肪贮存及代谢增加的能量需要。但妊娠期能量的摄入量与消耗量应以保持平衡为原则,过多地摄入能量对孕体并无益处,一般可根据定期测量孕妇体重的增长来评价和判断能量的摄入是否适宜。整个妊娠期总能量需增加335~350MJ(80000~85000kcal)。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即妊娠4个月开始每日增加能量摄入量0.84MJ(200kcal)。
    蛋白质: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主要是为了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其次是孕体自身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来供给子宫、胎盘及乳房等的发育。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和推荐的妊娠期蛋白质增加量是:妊娠早期为5g/d,妊娠中期为15g/d,妊娠晚期为20g/d。除了数量保证外,还要保证优质的动物及豆类蛋白质的摄入至少占1/3以上。
    矿物质:妊娠期对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妇女易于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锌、碘等。
    (1)钙:妊娠期需增加贮存钙量约为30g。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的妇女每日摄入钙量为1000mg,妊娠后期每日为1500mg。
    (2)铁:整个妊娠期需铁总量约为1000mg,其中350mg满足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的需要,450mg满足妊娠期红细胞增加的需要,其余部分是用以补偿铁的丢失。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妇女的膳食铁摄入量为25mg/d,妊娠晚期为35mg/d。
    (3)锌:妊娠期妇女摄入充足量的锌有利于胎体生长发育和预防先天性出生缺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锌摄入量应由非妊娠妇女的15mg增加至20mg,以满足胎体的生长发育需要。
    (4)碘:妊娠期妇女碘缺乏可能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严重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症。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膳食中碘的摄入量由非妊娠妇女的每日150mg增至175mg。
    维生素:(1)叶酸:妊娠早期叶酸缺乏是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的重要原因,如果育龄妇女在妊娠前1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每天服用400mg叶酸,就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初发和复发。
    (2)维生素B12: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B12,可发生巨幼红细胞贫血,亦可导致胎体的神经系统受损。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建议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12的摄入量为每天2.6mg。
    (3)维生素B6:给妊娠期妇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6十分重要,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妊娠期妇女维生素B6供给量为每天2.0mg。
    (4)维生素B1: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B1时母体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胎儿出生后却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为1.5mg。
    (5)维生素C://在妊娠期间,胎儿血中维生素C含量比母体高2~4倍,而母体维生素C含量比非妊娠妇女低50%左右,因此我国推荐妊娠期妇女每日膳食维生素C的摄入量为130mg,以满足母体和胎体的需要。
    (6)维生素A:妊娠期妇女摄入足量的维生素A有利于胎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自身的健康,维生素A缺乏可能与早产、发育迟缓以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关。然而维生素A摄入过量时也可引起中毒,还有导致先天畸形的可能。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中期开始补充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为3000IU。
    (7)维生素D://妊娠期妇女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并可导致新生儿手足抽搐和低钙血症及母体骨质软化的发生。由于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可导致中毒,故妊娠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时应慎重。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妊娠期妇女从妊娠的4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其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为400IU。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完整的营养调查应包括( )
    A

    膳食调查、生化检查、称重 

    B

    膳食调查、生化检查、记帐 

    C

    膳食调查、生化检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 

    D

    膳食调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称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有关调查报告的概述部分,说法正确的有(  )。
    A

    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B

    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C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D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E

    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 第13题:

    有关食品卫生学的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食品卫生学的现场调查主要有食品的卫生学调查(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卫生学现况调查)和食物中毒的调查。前者主要是食品卫生学现状的了解与风险评估,后者大多是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

  • 第14题:

    有关传染病常用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流行病学调查在传染性疾病调查中应用较为广泛,要了解某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提供初步病因探索,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就必须了解该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除了最常用到的传染病个案调查及暴发调查外,在疾病监测方面,要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评价防疫措施效果,传染病流行预测,以及免疫规划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 第15题:

    调查设计概述


    答案:
    解析:
    现况调查是研究特定人群特定时间(时点)某种疾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慢性病的现况调查特指研究特定范围内的人群中的有关因素与慢性病(如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肿瘤等)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以及是否具有某些特征,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关系。

  • 第16题:

    不同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大,往往中毒人员多,且病情复杂,情况紧迫,必须立即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所以调查方案应以"预案"来制订,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

  • 第17题:

    疫苗接种反应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之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反应,所接种的生物制品性质和接种途径不同,引起反应的部位及强度也不同。采用注射途径接种疫苗可产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接种疫苗后一般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多为l~2天,极个别达3天。

  • 第18题:

    营养咨询所包括的内容有( )。

    • A、营养状况调查
    • B、膳食调查
    • C、营养缺乏症调查
    • D、实验室检查
    • E、营养健康宣教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营养调查内容不包括().

    • A、膳食调查
    • B、饮食习惯调查
    • C、人体营养水平鉴定
    • D、营养不足或过剩的临床检查
    • E、人体测量资料对营养状况的反映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完整的营养调查应包括( )

    • A、膳食调查、生化检查、称重 
    • B、膳食调查、生化检查、记帐 
    • C、膳食调查、生化检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 
    • D、膳食调查、机体营养状况检查、称重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概述地震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评定地震烈度,确定宏观震中;
    (2)房屋、建筑物和工程等破坏情况和破坏特征的考察;
    (3)发震地区地质构造背景,特别是活动构造的调查;
    (4)发震构造的调查;
    (5)非构造破坏及次生灾害调查;
    (6)地震宏观现象调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调查报告概述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B

    概述部分是整个调查报告的主体

    C

    概述部分应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D

    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调查目的

    E

    概述部分应写明对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等的原则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 第23题:

    多选题
    营养咨询所包括的内容有( )。
    A

    营养状况调查

    B

    膳食调查

    C

    营养缺乏症调查

    D

    实验室检查

    E

    营养健康宣教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