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的主要病机是A、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B、气随血脱,阳随阴消. C、气机疏泄失常 D、阴阳气血亏耗 E、气机升降失调

题目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

A、气机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B、气随血脱,阳随阴消.
C、气机疏泄失常
D、阴阳气血亏耗
E、气机升降失调

相似考题
更多“厥证的主要病机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1997 - 153.厥证的病机是

    A.气机逆乱 B.升降乖戾 C.痰瘀互阻 D.气血运行失常


    答案:A,B,D
    解析:
    。厥证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戻,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

  • 第2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

    • A、痰气郁结,气机不畅
    • B、气滞血瘀,痰凝正虚
    • C、气郁痰火,阴阳失调
    • D、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 E、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厥证的特征是();其共同病机是()


    正确答案:手足逆冷;阴阳气不相顺接

  • 第4题:

    什么是厥证?其病机是什么?如何判定热厥证的轻重?


    正确答案:厥证是指以手足逆冷为特征的证候,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即热邪深重,四肢厥冷愈甚;热邪轻浅,四肢厥冷也就较轻。这种相应的关系,有助于从厥冷的轻重判断邪热的浅深及程度。

  • 第5题:

    当归四逆汤主治()

    • A、少阴病阳虚寒厥证
    • B、血虚寒厥证
    • C、阳郁厥逆证
    • D、热厥证
    • E、虚寒呕吐少阴病阳虚寒厥证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由于久病气血虚衰所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厥证?其病机是什么?如何判定热厥证的轻重?

    正确答案: 厥证是指以手足逆冷为特征的证候,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即热邪深重,四肢厥冷愈甚;热邪轻浅,四肢厥冷也就较轻。这种相应的关系,有助于从厥冷的轻重判断邪热的浅深及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厥证的特征是();其共同病机是()

    正确答案: 手足逆冷,阴阳气不相顺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厥证的主要病机?(  )
    A

    气机猝然逆乱

    B

    痰浊内聚

    C

    升降乖戾

    D

    气血不相顺接

    E

    阴阳不相顺接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正如《景岳全书·厥逆》所说:“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

  • 第10题:

    单选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
    A

    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B

    情志不遂,气机郁滞

    C

    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

    D

    痰随气升,上蒙清窍

    E

    阴阳失调,气血凝滞


    正确答案: D
    解析: 厥证的基本病机是基本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 第11题:

    单选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
    A

    痰气郁结,气机不畅

    B

    气滞血瘀,痰凝正虚

    C

    气郁痰火,阴阳失调

    D

    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E

    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正确答案: E
    解析: 癫狂证的主要病机为气郁痰火,阴阳失调;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气血运行失常造成的。

  • 第12题:

    厥证是以下列哪项命名原则命名的().

    • A、病因
    • B、病机
    • C、病理产物
    • D、病位
    • E、症状

    正确答案:B

  • 第13题:

    简述厥证的主要病机和常见病因。


    正确答案: (1)病机: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造成。气机逆乱,有虚实之分。大凡气逆有余者,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夹痰夹食,壅滞于上,以致清窍闭阻,发为厥证;气虚不足者,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荣,以致精明失养,亦可致厥证。
    (2)病因:①气厥:恼怒惊骇,情志过极,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窍隧,而引起昏厥。此外,元气素弱,又遇悲恐,或因疲劳过度,以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卒然昏厥。②血厥:肝阳素旺,复加暴怒,致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昏倒无知。另外,久病血虚及产后及其他疾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亦可发生昏厥。⑨痰厥:形盛气弱之人,嗜食酒酪甘肥之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利,偶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致突然眩仆而厥。④食厥:饮食不节,积滞内停,转输失常,气机受阻,致窒闷而厥。

  • 第14题:

    《伤寒论》中的厥证有哪些?分述其病机、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


    正确答案: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论》凡以手足逆冷为主症的疾患,即为厥证;阴阳气不相顺接是一切厥证产生的基本病机。厥阴病篇和少阴病篇论述了多种厥证,按照病因病机,可将厥证归纳为阳郁热厥、阴盛寒厥、痰食厥、水饮厥、蛔厥五种类型。
    (1)阳郁热厥:由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末梢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邪热伏遏阳郁厥:见于原文335、339、350条。因热邪炽盛,深伏于里,阻遏气机,而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之同时,伴发热,心烦,口渴,胸腹灼热,尿黄或便闭,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治宜清下,无形之热盛者用白虎汤辛
    寒清热,有形之燥热内结者可予承气汤类方苦寒攻下泻热。
    ②气滞阳郁厥:见于原文318条。由肝胃气滞,阳郁不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伴胸胁满闷,嗳气太息,或腹痛泄利,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③正虚邪陷阳郁厥:见于原文357条。由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上热下寒所致。临床以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咯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补泻兼施。
    (2)阴盛寒厥证:由阴寒内盛,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阳衰阴盛厥:见于原文317、353、354、388等条。由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程度较重,且病急势危,伴呕吐、下利不止或下利清谷,身蜷无热畏寒,或汗出,或身热,或烦躁,舌淡苔白,脉沉微细或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治宜回
    阳救逆、破阴散寒,方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类方。
    ②脏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五脏真阳衰竭,脏气垂绝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的程度重,且进行性加剧、至七八日周身肌肤皆冷,其人躁扰无片刻安宁,脉沉微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此证病势危、病情重,预后凶险。虽论中未出治方,可用四逆汤类方急救回阳,并外用灸法,
    以希效于万一。
    ③冷结下焦厥:见于原文340条。由沉寒痼冷,凝结下焦,阳气不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小腹冷痛硬满,恶寒,或便闭,舌苔白滑,脉沉迟而紧或沉弦等为辨证要点。原文未出治法方药,根据病机,当以温阳驱寒为法。可外灸关元、气海;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有寒实内结者,则宜温下寒实,仲景《金匮》大黄附子汤、三
    物备急丸等方亦可随证选用。
    ④中寒逆乱厥:见于原文309条。由阳明中寒,升降逆乱,胃阳不布所致。临床以手足逆冷,呕吐下利并见,以呕吐为主,烦躁欲死,
    脉沉弦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泄浊降逆。
    ⑤血虚寒凝厥:见于原文351、352条。由厥阴肝血亏虚,寒凝经脉所致。临床以长期手足厥寒欠温,伴青紫、麻木或疼痛,脉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治用当归四逆汤养血散寒,温通经脉;若内有久寒者,宜加吴茱萸、生姜、清酒等,以增强其温经散寒之效。
    (3)痰食厥:见于原文355条。由痰浊宿食壅遏胸脘,阻塞气机,阳气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胸膈心下满闷,不能进食,温温欲吐,舌苔白滑或厚腻,脉时见紧象为辨证要点。治用瓜蒂散涌吐痰食。
    (4)水饮厥:见于原文356条。由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阻遏胃阳不得通达于四肢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5)蛔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气机逆乱,阴阳气不能顺接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呈阵发性发作,发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呕吐,脉沉伏不显等为辨证要点。多因进食诱发,有呕吐蛔虫史。治疗用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第15题:

    四逆汤主治()

    • A、少阴病阳虚寒厥证
    • B、血虚寒厥证
    • C、阳郁厥逆证
    • D、热厥证
    • E、虚寒呕吐少阴病阳虚寒厥证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

    • A、气虚下陷,清阳不升
    • B、情志不遂,气机郁滞
    • C、阴阳失调,气血凝滞
    • D、痰随气升,上蒙清窍
    • E、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厥证的病机主要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


    正确答案: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 第18题:

    单选题
    厥证是以下列哪项命名原则命名的().
    A

    病因

    B

    病机

    C

    病理产物

    D

    病位

    E

    症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伤寒论》中的厥证有哪些?分述其病机、辨证要点、治法、代表方?

    正确答案: “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伤寒论》凡以手足逆冷为主症的疾患,即为厥证;阴阳气不相顺接是一切厥证产生的基本病机。厥阴病篇和少阴病篇论述了多种厥证,按照病因病机,可将厥证归纳为阳郁热厥、阴盛寒厥、痰食厥、水饮厥、蛔厥五种类型。
    (1)阳郁热厥:由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末梢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邪热伏遏阳郁厥:见于原文335、339、350条。因热邪炽盛,深伏于里,阻遏气机,而阳气内郁,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之同时,伴发热,心烦,口渴,胸腹灼热,尿黄或便闭,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等为辨证要点。治宜清下,无形之热盛者用白虎汤辛
    寒清热,有形之燥热内结者可予承气汤类方苦寒攻下泻热。
    ②气滞阳郁厥:见于原文318条。由肝胃气滞,阳郁不达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伴胸胁满闷,嗳气太息,或腹痛泄利,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③正虚邪陷阳郁厥:见于原文357条。由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上热下寒所致。临床以手足厥逆,喉咽不利、咯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补泻兼施。
    (2)阴盛寒厥证:由阴寒内盛,阳气虚弱失于温煦所致者。随病机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阳衰阴盛厥:见于原文317、353、354、388等条。由少阴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失于温养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程度较重,且病急势危,伴呕吐、下利不止或下利清谷,身蜷无热畏寒,或汗出,或身热,或烦躁,舌淡苔白,脉沉微细或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治宜回
    阳救逆、破阴散寒,方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类方。
    ②脏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五脏真阳衰竭,脏气垂绝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的程度重,且进行性加剧、至七八日周身肌肤皆冷,其人躁扰无片刻安宁,脉沉微欲绝等为辨证要点。此证病势危、病情重,预后凶险。虽论中未出治方,可用四逆汤类方急救回阳,并外用灸法,
    以希效于万一。
    ③冷结下焦厥:见于原文340条。由沉寒痼冷,凝结下焦,阳气不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小腹冷痛硬满,恶寒,或便闭,舌苔白滑,脉沉迟而紧或沉弦等为辨证要点。原文未出治法方药,根据病机,当以温阳驱寒为法。可外灸关元、气海;内服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有寒实内结者,则宜温下寒实,仲景《金匮》大黄附子汤、三
    物备急丸等方亦可随证选用。
    ④中寒逆乱厥:见于原文309条。由阳明中寒,升降逆乱,胃阳不布所致。临床以手足逆冷,呕吐下利并见,以呕吐为主,烦躁欲死,
    脉沉弦紧等为辨证要点。治疗用吴茱萸汤温中散寒,泄浊降逆。
    ⑤血虚寒凝厥:见于原文351、352条。由厥阴肝血亏虚,寒凝经脉所致。临床以长期手足厥寒欠温,伴青紫、麻木或疼痛,脉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治用当归四逆汤养血散寒,温通经脉;若内有久寒者,宜加吴茱萸、生姜、清酒等,以增强其温经散寒之效。
    (3)痰食厥:见于原文355条。由痰浊宿食壅遏胸脘,阻塞气机,阳气不得外达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胸膈心下满闷,不能进食,温温欲吐,舌苔白滑或厚腻,脉时见紧象为辨证要点。治用瓜蒂散涌吐痰食。
    (4)水饮厥:见于原文356条。由水饮停蓄心下胃脘,阻遏胃阳不得通达于四肢所致。临床以手足厥冷,伴心下胃脘动悸不宁,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弦等为辨证要点。治用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利水通阳。
    (5)蛔厥:见于原文338条。由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气机逆乱,阴阳气不能顺接所致。临床以四肢厥逆,呈阵发性发作,发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呕吐,脉沉伏不显等为辨证要点。多因进食诱发,有呕吐蛔虫史。治疗用乌梅丸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厥证的主要病机和常见病因。

    正确答案: (1)病机: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造成。气机逆乱,有虚实之分。大凡气逆有余者,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夹痰夹食,壅滞于上,以致清窍闭阻,发为厥证;气虚不足者,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荣,以致精明失养,亦可致厥证。
    (2)病因:①气厥:恼怒惊骇,情志过极,致气机逆乱,上壅心胸,蒙闭窍隧,而引起昏厥。此外,元气素弱,又遇悲恐,或因疲劳过度,以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卒然昏厥。②血厥:肝阳素旺,复加暴怒,致血随气逆,气血上壅,清窍不利,昏倒无知。另外,久病血虚及产后及其他疾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亦可发生昏厥。⑨痰厥:形盛气弱之人,嗜食酒酪甘肥之品,脾胃受伤,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利,偶因恼怒气逆、痰随气升,上蒙清窍,致突然眩仆而厥。④食厥:饮食不节,积滞内停,转输失常,气机受阻,致窒闷而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厥证的主要病机是由于久病气血虚衰所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该病例诊断为痫证,与厥证的鉴别要点为(  )。
    A

    厥证有四肢厥冷症状

    B

    厥证有气机逆乱病机

    C

    痫证突然昏仆,常伴有肢体抽动,吐涎沫,喉中有声等症状

    D

    厥证可一厥不回

    E

    痫证有发作性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