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人类能创造出“孙悟空”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说明了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功能
第2题: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人们却常看到龙的形象,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这一情形表明()①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③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某种物质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3题:
中国学者的著作中最早使用文学人类学这一术语做书名的是()。
第4题:
文化是(),这形象的说明了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5题:
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是()。
第6题:
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
第7题:
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
第8题:
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特征,说明这一形象表现了汤显祖怎样的文学思想?
第9题:
劳动说
巫术说
游戏说
模仿说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功能
第12题:
科幻文学关心人类自身的危机
地球的灾难是科学技术滥用的恶果
科幻文学脱离了社会现实
自然灾害是不可以预防的
第13题:
简述猪八戒形象的特点与意义。
八戒形象带有明代后期启蒙思潮的印记,最突出的特点是他对人生欲望的强烈追求,他贪色、吃、穿、睡、安逸,贪生怕死,又爱打小报告。
作者几乎将人生最基本的欲望都加在了八戒身上,作者对这一形象既有一定的肯定,又有一定的批判;有喜爱也有嘲笑,这实际上透露了作者矛盾的创作心态。吴承恩本人的遭遇、经历和思想,使他对人欲和个性的扩张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表现在西游记中作者把八戒塑造成一个贪欲不泯的形象,但对八戒予以某种程度的嘲笑。
作者的思想只达到了这种高度:并不认为个人欲望就是罪恶,但个人欲望又是不可过分的。他没有为社会设计出一种更新的、和谐的存在形式,也没有为人欲的表现和满足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略
第14题:
牛顿说过,如果说他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点形象地说明了科学研究的()
第15题:
包蕾的童话《猪八戒吃西瓜》中的猪八戒形象有何特点?
第16题:
文学中有用语言描摹的形象,可以有视觉感,但是更多的是,文学语言所可能引起的联想并不限于视觉形象。
第17题:
认为人类从自然界的音响如虫叫、鸟鸣、风声、水流声、雨声中得到灵感而创造出音乐,这属于音乐起源学说中()的观点。
第18题:
电影《2012》仿佛传递着一个令人恐怖的信息——世界临近末日了,人类社会将在2012年毁灭,有人说这是危言耸听,也有人说这是真知灼见。其主题说明了()
第19题:
文学形象能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种唤起也是多种多样的,这是指的文学形象的()特征。
第20题:
第21题:
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①②④
第22题:
创新性
继承性
规范性
系统性
第23题:
《文学人类学批评》
《文艺人类学》
《文学与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教程》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