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X线片上难以显示的牙槽骨吸收方式是
A、水平型牙槽骨吸收
B、垂直型牙槽骨吸收
C、反波浪形牙槽骨吸收
D、凹坑状牙槽骨吸收
E、扶壁骨形成
第2题:
第3题:
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该现象为()
第4题:
人体内硬度最高的矿化组织是()
第5题:
釉质
牙本质
牙骨质
牙槽骨
牙周膜
第6题: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Ⅴ型
第7题:
生理性矿化
病理性矿化
自然再矿化
病理性再矿化
人工再矿化
第8题:
人体内硬度最高的矿化组织是
A.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槽骨
E.牙周膜
第9题:
牙周炎时最常见的牙槽骨吸收方式是()
第10题:
牙槽骨的生物特征70%为矿化物质,22%为蛋白质,8%为水分。有机基质中95%为()胶原,另外5%由蛋白糖原和多种非胶原蛋白构成。
第11题:
在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机体的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
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
在生理状态下,牙刚萌出时,唾液中的钙、磷进入釉质表层孔隙内沉淀、矿化形成磷灰石晶体
牙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发生脱矿后,病损组织重新矿化的现象
将人或动物的釉质,经酸蚀法或酸性凝胶致人工龋的方法制成标本,然后用再矿化液或者唾液处理这些样本,观察再矿化效果和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
第12题:
生理性矿化
病理性矿化
自然再矿化
病理性再矿化
人工再矿化
第13题:
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牙周袋形成和牙龈炎
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
牙周溢脓和牙松动
龈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