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B.对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C.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D.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品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E.对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采取抢救措施
第2题:
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第3题: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第4题: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5题:
为避免事故的扩散和蔓延,政府监管部门在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包括()
第6题:
餐饮服务提供者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第7题:
旅客列车上发生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时,应当及时封存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部竞赛题)
第8题:
卫生监督部门可以()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9题: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
封存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第10题:
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
立即清扫现场,搞好室内外卫生
立即废弃剩余食品
调换食品加工人员
第11题:
储存
封存
保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食品卫生检验单位
A.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B.对生产经营者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C.进行食品卫生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D.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品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E.对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采取抢救措施
第14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哪些临时控制措施?
第15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临时控制措施的包括()
第16题:
《食品卫生法》第37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及其原料,可以采取封存的临时控制措施
第17题:
有权对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采取封存措施的卫生行政部门是().
第18题: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采取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的措施不当的是。()
第19题:
食堂发生中毒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
第20题:
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生产工具及其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封存被污染的、与食物中毒事件相关的生产经营场所
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召回、停止生产经营并销毁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
第21题:
县(区)卫生局
市(州)卫生局
省级卫生厅(局)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第22题:
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或用具
发生食物中毒的场所
未造成污染的食品
银行账户
已造成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23题: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