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患者男性,35岁,因胸痛、咳嗽2天就诊,急查心电图如图3-4-4所示。心肌坏死标志物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少许心包积液,临床诊断为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最具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A、窦性心动过速
B、aVR导联ST段下移,其他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
C、电交替
D、QRS波群低电压
E、T波倒置
急性心包炎引起广泛导联ST段抬高的机制是A、由于心外膜下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B、由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C、由于透壁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D、炎症累及心外膜下浅层心肌,产生损伤电流
E、以上都不对
急性心包炎出现QRS波群低电压的原因是A、心外膜广泛炎症
B、伴有心包积液
C、合并心肌缺血
D、心率过快
E、血压过低
需与急性心包炎心电图改变相鉴别的情况是A、急性心肌梗死
B、早期复极综合征
C、高钾血症
D、急性肺动脉栓塞
E、以上都是第五章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前壁心肌梗塞的特征心电图改变,反映在().
AV1-V3导联
BV3-V5导联
CV1-V5导联
DⅠavL导联
EⅡ,Ⅲ,avF导联
第6题:
下壁心肌梗塞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反映在().
第7题:
近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是()
第8题:
有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9题:
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下列哪一项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
第10题:
炎症累及心外膜下浅层心肌,产生损伤电流
由于心外膜下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由于透壁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由于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产生损伤电流
以上都不对
第11题:
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病理性Q波
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上出现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R波增高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上出现T波倒置
第12题:
心电图V1~V3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V3~V5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Ⅰ、aVF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Ⅱ、Ⅲ、aVF下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Ⅰ、aVL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第13题:
反映心肌坏死并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的心电图是
A、P-R间期延长
B、异常深而宽的Q波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
D、T波倒置
E、Q-T间期延长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患者,女性,70岁。心前区绞痛发作持续2小时,自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呈弓背抬高5mm,Vl-3导联ST段水平压低3mm,偶发室早1次,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小时后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部位应是()
第18题:
Ⅰ、aVL、Ⅴ5导联ST抬高提示()
第19题:
有关急性心梗的诊断,下列正确的是()
第20题:
急性心肌梗死高侧壁定位是()
第21题: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不包括()
第22题:
心电图V1、V2、V3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V3~V5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Ⅰ、aVF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Ⅰ、aVL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
第23题:
超急期就可在心电图上发现宽而深的Q波
面向心肌梗死的导联出现R波振幅的升高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弓背向上型的sT段压低
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发现T波直立
胸痛伴新出现的左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