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病例摘要:武某,女,30岁,已婚,农民。2013年2月17日初诊。患者性格内向,近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现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癫证相鉴别。
第2题:
第3题:
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腹胀纳呆,大便或秘或泄,女子月事不行。苔薄腻,脉弦。辨证为()。
第4题:
刘××,男,36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大便时软时干,苔薄腻,脉弦。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病史,按照中医的辨证理论,此患者辨证诊断为何证()
第5题:
刘××,男,36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大便时软时干,苔薄腻,脉弦。如此,针对本病所采用的方药,下列最为符合的是()
第6题:
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薄腻,脉弦。其证候是()
第7题:
肝气郁结之郁证
气郁化火郁证
气滞痰郁郁证
心脾两虚郁证
忧郁伤神郁证
第8题:
气郁化火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心神失养
心脾两虚
第9题:
心脾两虚
痰气郁结
肝气郁结
寒湿困脾
脾肾阳虚
第10题:
右归丸
半夏厚朴汤
归脾汤
理中汤
逍遥散
第11题:
龙胆泻肝汤
柴胡疏肝散
半夏厚朴汤
左金丸
丹栀逍遥散
第12题: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气滞痰郁
心脾两虚
忧郁伤神
第13题:
第14题:
刘某,男.36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大便时软时干,苔薄腻,脉弦。治法宜选()
第15题:
刘××,男,36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大便时软时干,苔薄腻,脉弦。根据上述辨证类型,相应的治疗方法最为符合的是()
第16题:
刘某,女性,49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月事不行,大便溏,苔薄腻,脉弦,治疗应选用()
第17题:
刘××,男,36岁。平素性格内向,近日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大便时软时干,苔薄腻,脉弦。若见胸胁胀痛不移,脉弦涩者,除下列哪味药外均可加用()
第18题:
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苔薄腻,脉弦。其诊断是()
第19题:
清泻肝火,解郁和胃
化痰利气解郁
疏肝理气解郁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养心安神
第20题:
半夏厚朴汤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柴胡疏肝散
甘麦大枣汤
归脾汤
第21题:
当归
丹参
血余炭
桃仁
红花
第22题:
胁痛
癫痫
狂证
癫证
郁证
第23题:
清泻肝火,解郁和胃
化痰利气解郁
舒肝理气解郁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养心安神
第24题: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心脾两虚
肝郁不舒
心脾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