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B、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队列研究时预期发病率的高低,影响到随访的样本量和时间
D、病例对照研究中,人群的暴露率影响所需的样本量
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能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第2题:
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一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第3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第4题:
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 ( )
第5题:
某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组,P<0.05,OR=3(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6题:
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
第7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第8题:
第9题:
证据是分级的,研究方法对检验因果关系和评价干预效果的论证强度是不同的,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第10题:
在病因分析时,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的研究是()。
第11题:
病倒对照研究
多个队列研究的系统综述
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多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综述
第12题: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果”到“因”,而队列研究从“因”到“果”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而队列研究不是
病例对照研究可进行配比,而队列研究不能配比
病例对照研究有专门的对照,而队列研究没有
病例对照研究疾病易发生混杂偏倚,而队列研究不发生混杂偏倚
第13题:
A、80%
B、40%
C、16%
D、20%
E、以上资料不能计算
第14题:
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
A.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B.病例队列研究
C.病例交叉研究
D.单纯病例研究
E.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第15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重复性
C、剂量-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用三联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复发率为0,而不清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复发率为60%~80%。该结果符合病因判断标准中的A、关联的可重复性
B、剂量-反应关系
C、关联的特异性
D、合理性证据
E、终止效应证据
第1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4~125 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2.75,P<0.05;②在国内外进行的数十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之一。
第 124 题 病例对照研究得到()R>1,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第17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2~143 题
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调查某地324 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l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l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3.75。②临床预后比较抗菌治疗组:用三联抗菌清除幽门螺杆菌,该组溃疡复发率为0。非抗菌治疗组:用组胺拮抗剂治疗,该组溃疡复发率为60%~80%。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第 142 题 10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l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 )
第18题:
某项危险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0R:3(P<0.05),对照组平均年龄高于病例组(P<0.0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第19题:
(148~149题共用题干)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开展以下研究: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到0R=75,P<0.05。②在国内国外进行的20多个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结果都提示相似的结果。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148.病例对照研究得到OR>10,P<0.05。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
A.关联的一致性
B.关联的可重复性
C.剂量一反应关系证据
D.关联强度证据
E.关联合理性证据
第20题:
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
第21题:
证据的论证强度最高的是()
第22题:
关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第23题:
病例对照研究一队列研究一实验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一实验研究一队列研究
实验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一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一病例对照研究一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