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啦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二尖瓣穿孔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乳头肌断裂 E、心室壁瘤

题目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啦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二尖瓣穿孔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乳头肌断裂
E、心室壁瘤

相似考题
更多“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啦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咯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壁膨胀瘤


    正确答案:A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若为乳头肌断裂则杂音不会消失。

  • 第3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壁膨胀瘤

    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乳头肌功能失调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和中晚期喀喇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若为乳头肌断裂则杂音不会消失。

  • 第4题:

    患者,男性,58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当时心脏听诊未发现杂音,次日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体检:心率:100次/分,心尖区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及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 A、心脏破裂
    • B、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 C、夹层动脉分离
    • D、右心衰竭
    • E、乳头肌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E

  • 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入院,住院第2天查体:心尖部可闻及2/6~3/6级粗糙收缩期杂音,间断可闻及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诊断考虑为()

    • A、心脏二尖瓣穿孔
    • B、心脏游离壁破裂
    • C、心脏乳头肌断裂
    • D、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 E、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 B、心脏乳头肌断裂
    • C、心脏游离壁破裂
    • D、心脏二尖瓣穿孔
    • E、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  )。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脏乳头肌断裂

    C

    心脏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二尖瓣穿孔

    E

    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 急性心梗第3周出现发热和心包摩擦音,血沉30mm/h,血白细胞6.1×109/L,中性粒细胞55%,可能是()
    A

    急性心梗的反应性心包炎

    B

    心脏破裂

    C

    急性心梗后综合征

    D

    伴发病毒性心包炎

    E

    室壁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脏乳头肌断裂

    C

    心脏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二尖瓣穿孔

    E

    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栓塞(多见于起病后1~2周);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偶可发生于数天后,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其他(如呼吸道或其它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等)。其中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

  • 第10题:

    单选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脏二尖瓣穿孔

    C

    心室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乳头肌断裂

    E

    心室壁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发病率可达50%,表现为心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根据题干,该患者经抗缺血治疗后杂音消失,故D错误,A正确;心脏游离壁破裂,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故不选C;心脏二尖瓣穿孔可引起关闭不全,无题干中体征出现,故不选B;心室壁瘤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广,可有收缩期杂音,故不选E。

  • 第11题:

    男,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 心尖部出现2/6 ~ 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 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 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膨胀瘤


    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 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栓塞(多见于起病 后1 ~2周);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 至数月内出现,偶可发生于数天后,可反复发生):表 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 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其他(如呼吸道或其它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 等)。其中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主要因缺血、坏死 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 样收缩期杂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

  • 第13题:

    患者,男,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心脏乳头肌断裂
    C.心脏游离壁破裂
    D.心脏二尖瓣穿孔
    E.心室膨胀瘤

    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栓塞(多见于起病后1~2周);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偶可发生于数天后,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其他(如呼吸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等)。其中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

  • 第14题:

    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心肌坏死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是()

    • A、ST段水平型下降
    • B、病理性Q波
    • C、T波低平
    • D、冠状T波
    • E、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男性;68岁。因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在入院后第3天,突然出现气急加重,不能平卧,诊断为乳头肌断裂。此时心脏体征应是()

    • A、胸左缘第3肋间出现舒张期哈气样杂音
    • B、主动脉瓣区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C、胸骨右缘出现舒张期哈气样杂音
    • D、心尖部出现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 E、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心肌梗死心脏体征可见()

    • A、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
    • B、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
    • C、10%~20%患者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
    • D、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 E、可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单选题
    男,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咯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诊断最可能是(  )。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脏乳头肌断裂

    C

    心脏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二尖瓣穿孔

    E

    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 B
    解析:
    心脏浊音界可增大亦可为正常;心率多增快,心律不齐,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10%~20%病人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嚓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故本题答案为A项。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男,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二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脏乳头肌断裂

    C

    心脏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二尖瓣穿孔

    E

    心室膨胀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室壁膨胀瘤;栓塞(多见于起病后1~2周);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偶可发生于数天后,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其他(如呼吸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等)。其中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主要因缺血、坏死引起,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有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但经过抗缺血治疗,症状可以改善。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女,5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

    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

    B

    心室膨胀瘤

    C

    心脏游离壁破裂

    D

    心脏二尖瓣穿孔

    E

    心脏功能性紊乱


    正确答案: B
    解析:
    心肌梗死后突然出现的乳头肌功能失调表现为突发心尖部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