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鉴别诊断

题目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鉴别诊断


相似考题
更多“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鉴别诊断”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2个月。最近经常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有枕秃。护士正确的判断是

    A.锌缺乏症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可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大脑发育不全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E
    患者母乳喂养,近3个月来面色渐苍白,间断腹泻,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0X1012/L,自细胞6.0×109/L。故贫血诊断明确。除外A、C、D选项。血红蛋白减低不如红细胞减低明显,故应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除外选项B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考点:贫血鉴别

  • 第3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概述


    答案:
    解析:
    1.概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儿。
    2.病因
    (1)日照不足 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经光化学作用转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为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任何原因所致的日照时间不足均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减少。故本病冬春季多见,北方高发。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婴儿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甚少,不能满足需要时,易发生本病。
    (3)生长过速 骨骼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不成正比时,易发生本病。
    (4)疾病因素 肝胆、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严重肝、肾疾病也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5)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抗惊厥类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糖皮质激素能拮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而导致佝偻病。
    3.临床表现 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尤其是头部,刺激头皮而摇头擦枕出现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降低,血清25-(OH)D下降,:PTH升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
    (2)激期 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1)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8~ 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严重者可迟至2~3岁;或乳牙萌出延迟。
    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
    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下肢畸形可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如“O”型“X”型腿。
    2)肌肉改变 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腹肌张力低下呈蛙腹,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3)其他 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
    (3)恢复期 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影像在治疗后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干骺端病变消失。少数重症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

  • 第4题:

    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最可靠的指标。


    正确答案:血清25-(OH)D3

  • 第5题:

    单选题
    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对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的“小儿四病”是指(  )。
    A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肺炎和腹泻

    B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肺炎和化脓性中耳炎

    C

    湿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肺炎和腹泻

    D

    湿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腹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名词解释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正确答案: 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首先考虑诊断的是(  )。
    A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

    B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

    C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D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E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生后2~3个月开始出现甲状腺功能不足现象,但患儿智能低下,有特殊面容,血清TSH、T4测定可资鉴别。
    (2)软骨营养不良:本病头大,前额突出,长骨骺端膨出,胸部串珠,腹大等与佝偻病相似,但患儿四肢及手指短粗,腰椎前突、臀部后突。骨骼X线可见特征性改变,如长骨粗短弯曲,干骺端变宽,呈喇叭口状,但轮廓完整。
    (3)其他病因所致的佝偻病
    ①家族性低磷血症:佝偻病症状多发生在1岁以后,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血钙多正常,血磷明显降低,尿磷增加。对常规治疗剂量维生素D无效。
    ②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儿骨骼畸形明显,身材矮小,代谢性酸中毒,多尿,碱性尿,血钙、磷、钾均低,血氯高,且伴有低钾症状。
    ③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临床上表现为重症佝偻病,血清钙、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并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④肾性佝偻病:慢性肾功能障碍会导致低血钙、高血磷,甲状旁腺功能继发性亢进可使骨质普遍脱钙,骨骼呈佝偻病改变。体征多于幼儿后期逐渐明显,形成侏儒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
    A

    大脑发育不全

    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呈虚胖,或伴轻度水肿,毛发稀疏发黄,严重病例可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轻度或中度贫血者占大多数。患儿面色苍黄,疲乏无力。常扪有肝、脾大。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12缺乏者还可出现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哭不笑,智力发育、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此外,还常出现肢体、躯干、头部和全身震颤,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等。常有食欲缺乏,腹泻、呕吐和舌炎等。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正确答案: (1)日照不足。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3)生长过速。
    (4)疾病因素。
    (5)药物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与哪几种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鉴别?

    正确答案: (1)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本病的基本缺陷为远端肾小管泌氢;不足,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可出现佝偻病样骨骼改变。(2)肾性佝偻病: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慢性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骼呈佝偻病改变。(3)家族性低磷血症:多有家族史,为肾小管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其特点为尿磷增多,血磷降低,而血钙正常。.(4)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严重佝偻病症状,生长发育迟滞,牙釉质发育不良,除低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增高外,可有高氨基酸尿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根据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日照缺乏史,佝偻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血生化及骨骼X线可作出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本病最常见于3个月至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及神经兴奋性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佝偻病在临床上分期如下:(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激惹、烦闹、睡眠不安、夜间啼哭,汗多且与室温无关,可出现枕秃。骨骼改变不明显,血清25-(OH)D下降,血清PTH升高。此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若未经适当治疗可发展为激期。(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①骨骼改变头部:颅骨软化是佝偻病最早出现的体征,主要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也称"乒乓头"。8~9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出现方颅。也可以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或乳牙萌出延迟。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可表现为肋骨串珠、鸡胸及漏斗胸、肋膈沟。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可有佝偻病手、足镯。下肢畸形见于能站立或行走的1岁左右的患儿,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腿)。此外,可有脊柱后凸畸形,严重者甚至骨盆畸形等。②肌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呈蛙腹。③其他: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和贫血。④血生化及骨X线改变:营养性Vit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3)恢复期:经足量维生素D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数天内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影像在治疗后2~3周后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少数重症者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干骺端病变消失。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四期的特点:

  • 第14题: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与哪几种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鉴别?


    答案:
    解析:
    (1)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本病的基本缺陷为远端肾小管泌氢不足,从尿中丢失大量钠、钾、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可出现佝偻病样骨骼改变。
    (2)肾性佝偻病: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慢性肾功能障碍,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骼呈佝偻病改变。
    (3)家族性低磷血症:多有家族史,为肾小管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其特点为尿磷增多,血磷降低,而血钙正常。
    (4)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严重佝偻病症状,生长发育迟滞,牙釉质发育不良。除低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增高外,Ⅰ型患儿可有高氨基酸尿症。

  • 第15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正确答案: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 第16题:

    问答题
    名词解释题: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期和各期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的骨骼改变,
    重症佝偻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分期
    初期:出现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无骨骼改变,X线正常;
    活动期(激期):6月龄以内颅骨软化,7—8月变成方头:方头、串珠肋、手足镯、鸡胸、肋膈沟、膝内翻、膝外翻、K行下肢畸形、靴状颅、佝偻。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儿,男,2个月,最近经常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有枕秃。护士正确的判断是()。
    A

    锌缺乏症

    B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

    可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D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E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诊断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最可靠的指标。

    正确答案: 血清25-(OH)D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