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20~121 题:
A.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加重,自汗,舌淡,脉虚无力
B.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泻久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脉弱
C.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胀重于痛,部位不定,舌淡红,脉弦
D.面色萎黄,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E.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
第 120 题 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为( )。
第2题:
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为( )
A、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加重,自汗,舌淡,脉虚无力
B、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泻久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脉弱
C、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胀重于痛,部位不定,舌淡红,脉弦
D、面色萎黄,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E、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
第3题:
患者,女,38岁。患白细胞减少症。面色萎黄,疲倦无力,头晕目眩.少寐多梦,纳呆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应首先考虑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六味地黄丸
C.生脉散
D.黄芪建中汤
E.当归补血汤
第4题:
第5题:
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属于()症状。
第6题:
患者女性,66岁,近半年来出现纳呆,食后胃脘不舒,乏力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弱少力。 此患者应辨证为()
第7题:
患者,女性,66岁,近半年来出现纳呆,食后胃脘不舒,乏力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弱少力。若日久上症减轻,见形寒肢冷,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腹痛肠鸣,且每因受寒而加重,舌淡,苔薄白,脉弱,治疗宜选用()
第8题:
舌红苔黄
舌红苔白
舌淡苔薄
舌淡苔黄
舌干少苔
第9题:
心血虚
脾阳虚
脾气虚
脾胃阴虚
脾血虚
第10题:
心血虚
脾阳虚
脾气虚
脾胃阴虚
脾血虚
第11题:
舌红苔黄
舌红苔白
舌淡苔薄
舌淡苔黄
舌干少苔
第12题:
脾阳虚证
脾阴虚证
脾虚气陷证
肾气不固证
寒湿困脾证
第13题:
患者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其证候是( )。
A.脾阳虚衰
B.寒湿困脾
C.脾气下陷
D.脾不健运
E.食滞胃脘
第14题:
患者,女,46岁。头晕无力,胃脘部坠胀不适已1年余,近1周加重。伴少气倦怠,面色萎黄,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X线检查见胃下垂。临床辨证是
A.脾阴虚证
B.脾阳虚证
C.脾虚气陷证
D.肾气不固证
E.寒湿困脾证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患者女性,66岁,近半年来出现纳呆,食后胃脘不舒,乏力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弱少力。此时辨证为()
第18题:
患者,男,52岁,素体消瘦虚弱,常出现大便溏薄,近3日加重,症见大便稀薄,腹痛隐隐喜按。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其辨证为()
第19题:
食滞肠胃
肾阳虚衰
寒湿内盛
脾胃虚寒
脾胃虚弱
第20题:
人参养荣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丸
桃红四红汤
补中益气汤
第21题:
拯阳理劳汤
右归丸
左归丸
附子理中丸
六君子汤
第22题:
舌红苔黄
舌红苔白
舌淡苔薄
舌淡苔黄
舌干少苔
第23题:
脾阳虚证
睥阴虚证
脾虚气陷证
肾气固证
寒湿困脾证
第24题:
脾阳虚证
脾阴虚证
脾虚气陷证
肾气不固证
寒湿困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