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考点:
1.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2.病因病机:(1)情志内伤是郁病的致病原因,也与机体本身的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机体的"脏气弱"是郁病发病的内在因素。(2)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3.临床表现:发病缓慢,发病前均有一个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度的过程。气郁症状,如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郁病的各种证型所共有,在气郁的基础上继发其他郁滞,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脏躁、梅核气是郁病中具有特征性的证候。
4.鉴别诊断:(1)梅核气应注意和虚火喉痹相鉴别。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2)脏躁癫病相鉴别。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妇女,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发作时症状轻重常受暗示影响,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而癫病则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病程迁延,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
5.辨证要点:(1)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的关系。(2)辨别证候虚实。
6.治疗原则: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郁病一般用药不宜峻猛。
7.分证论治:(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血行郁滞:活血化瘀,理气解郁,血府逐瘀汤。(4)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5)心神惑乱: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6)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7)心阴亏虚: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天王补心丹。(8)肝阴亏虚: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更多“黄某,女,35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方药可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胁痛,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宜用

    A.二陈汤

    B.半夏厚朴汤

    C.黄连温胆汤

    D.涤痰汤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患者,女,46岁。现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选方为

    A.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B.柴胡疏肝散

    C.半夏厚朴汤

    D.甘麦大枣汤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女,35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方药可用

    A.二陈汤
    B.涤痰汤
    C.温胆汤
    D.半夏厚朴汤
    E.丹栀逍遥散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若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方药可用()

    • A、二陈汤
    • B、涤痰汤
    • C、温胆汤
    • D、半夏厚朴汤
    • E、半夏泻心汤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若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方药可用()

    • A、黄连汤加减
    • B、涤痰汤加减
    • C、温胆汤加减
    • D、半夏厚朴汤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如此,针对本病所采用的方药,下列最为符合的是()

    • A、柴胡疏肝散加减
    • B、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 C、半夏厚朴汤加减
    • D、甘麦大枣汤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方药宜选()

    • A、柴胡疏肝散
    • B、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 C、半夏厚朴汤
    • D、甘麦大枣汤
    • E、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女,42岁。咳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方药宜选(   )。
    A

    柴胡疏肝散

    B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C

    半夏厚朴汤

    D

    甘麦大枣汤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42岁。咳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此证治法宜选(   )。
    A

    疏肝理气

    B

    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C

    养心安神

    D

    化痰利气

    E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若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方药可用()
    A

    黄连汤加减

    B

    涤痰汤加减

    C

    温胆汤加减

    D

    半夏厚朴汤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方药宜选()
    A

    柴胡疏肝散

    B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C

    半夏厚朴汤

    D

    甘麦大枣汤

    E

    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如此,针对本病所采用的方药,下列最为符合的是()
    A

    柴胡疏肝散加减

    B

    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C

    半夏厚朴汤加减

    D

    甘麦大枣汤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呕恶,口苦,舌苔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宜用

    A.温胆汤

    B.涤痰汤

    C.二陈汤

    D.半夏厚朴汤

    E.柴胡疏肝散


    正确答案:A
    解析:肝郁乘脾,脾运不健,生湿聚痰,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气失舒展则胸中窒闷;而呕恶、口苦,舌苔黄而腻,脉滑数是痰热阻滞所致,可以选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而半夏厚朴汤化痰利气解郁,治疗痰气郁滞的郁证;二陈汤、涤痰汤具有化痰理气的作用;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解郁的作用,治疗肝气郁结的郁证。

  • 第14题:

    2005 - 67.2007-161.患者,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 下,胸中窒闷,胁痛,若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宜用
    A. 二陈汤 B.涤痰汤 C.黄连温胆汤 D.半夏厚朴汤


    答案:D
    解析:
    证属梅核气,治当化痰利气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方中半夏、厚朴、汤朴、茯苓降逆化痰;紫苏、生姜利气散结。

  • 第15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病史,按照中医的辨证理论,此患者辨证诊断为何证()

    • A、肝气郁结
    • B、气郁化火
    • C、气滞痰郁
    • D、忧郁伤神
    • E、心脾两虚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此时辨证属下列何证()

    • A、肝气郁结
    • B、气郁化火
    • C、气滞痰郁
    • D、忧郁伤神
    • E、心脾两虚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刘×,女,42岁。平素多思善虑,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根据上述辨证类型,相应的治疗方法最为符合的是()

    • A、疏肝理气解郁
    • B、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 C、养心安神
    • D、化痰利气解郁
    • E、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黄某,女,35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方药可用()

    • A、二陈汤
    • B、涤痰汤
    • C、温胆汤
    • D、半夏厚朴汤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若兼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方药可用()
    A

    二陈汤

    B

    涤痰汤

    C

    温胆汤

    D

    半夏厚朴汤

    E

    半夏泻心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42岁。咳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此辨证属下列何证(   )。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痰气郁结

    D

    忧郁伤神

    E

    心脾两虚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此时治法宜()
    A

    舒肝理气解郁

    B

    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C

    养心安神

    D

    化痰利气解郁

    E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刘某,女,42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且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此时辨证属下列何证()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气滞痰郁

    D

    忧郁伤神

    E

    心脾两虚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40岁,刻下见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胁痛,若见呕恶,口苦,苔黄而腻,脉滑数。治疗宜用()
    A

    二陈汤

    B

    涤痰汤

    C

    黄连温胆汤

    D

    半夏厚朴汤

    E

    柴胡疏肝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