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

题目
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可见约2.5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肝脾未见肝异常。


相似考题
更多“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45岁。近半年以来自觉上腹部隐痛不适,食欲减退,全身乏力,间断解柏油样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胃病史。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试验(+)。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

    A、糜烂性胃炎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胃癌伴出血

    D、胆道出血

    E、十二指肠溃疡血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3岁。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个月前明显下降,大便色黑。当地医院查2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Hb96g/L。吸烟15年,每天15支,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眼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直径约3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胃癌。(2)诊断依据①有上腹痛、食欲下降、乏力、体重下降、黑便等症状。②剑突下深压痛。③大便隐血试验(+),有贫血症状。④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2.鉴别诊断(5分)①胃溃疡。②胃炎。③胃息肉。3.进一步检查(4分)①胃镜加活检病理检查。②腹部CT可了解肝脏、腹腔淋巴结情况。③胸片。4.治疗原则(3分)①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②辅助化疗。③营养支持治疗。

  • 第3题:

    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两月;患者两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稍好转。近半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查血Hb96g/L,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吸烟20年,10支/天,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若需要辅助化疗,考虑FAM方案,是指下列哪几种药物联合使用

    A. 氟尿嘧啶
    B. 甲酰四氢叶酸钙
    C. 依托泊苷
    D. 顺铂
    E. 多柔比星
    F. 丝裂霉素

    答案:A,E,F
    解析:
    FAM方案是指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其中5-Fu第1、2、5、6周用药;ADM第1、5周用药;MMC第1周用药。6周为一疗程。

  • 第4题:

    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两月;患者两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稍好转。近半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查血Hb96g/L,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吸烟20年,10支/天,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该患者病检提示肿瘤临床病理分期为T4aN1M0说明

    A. 肿瘤侵润至固有肌层
    B. 肿瘤穿透浆膜下结缔组织
    C. 肿瘤侵犯浆膜
    D. 肿瘤侵犯邻近组织
    E. 无淋巴结转移
    F.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G. 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H. 无远处转移
    I. 有远处转移

    答案:C,F,H
    解析:
    本题考点胃癌临床病理分期。T代表原发肿瘤浸润深度,T4a表示肿瘤侵犯浆膜;故选CA表示T2;B表示T3;D表示T4b;N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表示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故选F;M表示肿瘤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故选H。

  • 第5题:

    女,48岁,既往无胃病史,半年来自觉乏力,上腹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间断出现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8kg。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此患者首先怀疑诊断为()。

    • A、慢性萎缩性胃炎
    •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C、胃癌伴出血
    • D、应激性溃疡出血
    • E、消化性溃疡出血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女,48岁。半年以来自觉乏力,上腹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间断出现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8kg。既往无胃病史。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慢性萎缩性胃炎
    •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C、胃癌伴出血
    • D、应激性溃疡出血
    • E、消化性溃疡出血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黑粪2天。患者3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好转。近两周来感乏力,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kg,近2天发现大便色黑,来院就诊,查两次粪便隐血(+),末梢血WBC5.1×109/L,Hb95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吸烟20年,10支/日,其姐死于"消化道肿瘤"(具体不详)。查体:一般状况尚可,皮肤无黄染,可触及锁骨上窝及其淋巴结,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剑突下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脏病变。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窦小弯侧有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皱襞中断。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1.胃癌2.上消化道出血3.失血性贫血
    (二)诊断依据1.胃癌腹痛、黑粪、乏力、食欲下降、消瘦,呈进行性过程。结膜苍白,剑突下有深压痛,大便隐血(+)。2.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内龛影,周围黏膜僵硬粗糙。3.失血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
    二、鉴别诊断1.胃溃疡2.胃部其他肿瘤并发出血
    三、进一步检查1.首选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病理检查。2.腹部CT检查。
    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注意休息,做好术前准备。2.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如不能彻底根治,也要切除胃部病变,缓解失血情况。3.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主诉:男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个月前明显下降,大便色黑。当地医院查2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Hb96g/L。吸烟15年,每天15支,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眼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直径约3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胃癌。(2)诊断依据①有上腹痛、食欲下降、乏力、体重下降、黑便等症状。②剑突下深压痛。③大便隐血试验(+),有贫血症状。④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
    2.鉴别诊断(5分)①胃溃疡。②胃炎。③胃息肉。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胃镜加活检病理检查。②腹部CT可了解肝脏、腹腔淋巴结情况。③胸片。
    4.治疗原则(3分)①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②辅助化疗。③营养支持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女性,45岁。近半年以来自觉上腹部隐痛不适、食欲减退,全身乏力,间断解柏油样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胃病史。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试验(+)。根据患者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
    A

    糜烂性胃炎

    B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

    胃癌伴出血

    D

    胆道出血

    E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男性,5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黑粪2天。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按"胃炎"进行治疗(用药不详),自觉稍好转。但全身状态不如以前,疲倦、乏力,消瘦,体重较发病前下降5千克,近2天发现粪便色黑,来院就诊,查2次粪隐血(+),末梢血WBC5.1×10/L,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身体健康,无胃病、肝病史,吸烟20年,10支/天左右。父亲死于"消化道肿瘤"(具体不详)。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皮肤无黄染,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剑突下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脏病变。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窦小弯侧有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皱襞中断。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胃癌3.失血性贫血
    诊断依据:1.病史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黑粪、乏力、食欲缺乏、消瘦,呈渐进性过程。2.查体:结膜苍白,剑突下深压痛。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内龛影,周围黏膜僵硬粗糙。粪便隐血(+),血红蛋白降低(Hb90g/L)。
    鉴别诊断:1.胃溃疡2.胃部其他肿瘤并发出血
    进一步检查:1.首选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病理检查。2.腹部CT检查。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注意休息,做好术前准备。2.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若不能彻底根治,也要争取切除胃部病变,缓解失血情况。3.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去某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可见约2.5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肝脾未见肝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①胃癌。②失血性贫血。(2)诊断依据①腹痛、黑便、食欲下降、乏力、消瘦。②结膜苍白,剑突下深压痛。③上消化道造影所见。④大便潜血(+),血Hb90g/L。
    2.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2)胃炎。
    3.进一步检查: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2)放射线检查:CT、胸部X线。
    4.治疗原则:胃癌根治术加化疗。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病历摘要女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黑粪1天。2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缺乏,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有好转。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千克,近1天发现粪便黑色,来院就诊。既往史:有20年饮酒史,其母亲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无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触及,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末梢血WBC 6.5×10/L,Hb 80g/L,2次粪便隐血(+),上消道造影显示胃呈皮革状。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胃癌3.失血性贫血诊断依据:1.病史:腹痛、乏力、食欲缺乏、消瘦、呈慢性渐进性过程等典型临床表现。2.查体:结膜、甲床苍白,剑突下深压痛。3.辅助检查:粪便隐血2次(+),血红蛋白降低(Hb 80g/L),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呈皮革状,符合浸润型胃癌的表现。鉴别诊断1.胃溃疡2.慢性出血性胃炎3.胃部其他肿瘤合并出血进一步检查1.首选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2.腹部CT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注意休息,做好术前准备。2.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3.进行辅助化疗。

  • 第13题:

    胃癌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好转。近两周来感到乏力,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kg,近日发现大便色黑,来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末梢血WBC5.1×10/L,Hb95.2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患者有20年吸烟史,10支/天,其姐死于"消化道肿瘤"(具体不详)。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及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脏病变,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窦小弯侧似有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为胃癌。诊断依据是:
    (1)腹痛、乏力、食欲下降、消瘦、呈慢性渐进性过程;
    (2)结膜,甲床苍白,剑突下深压痛,便潜血2次(+),均提示上消化道病变伴有出血;贫血(Hb↓);
    (3)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部龛影,此病变可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与本例有类似表现的疾患主要有:
    (1)胃溃疡胃溃疡也有可能伴有出血,甚至贫血。
    (2)慢性胃炎或胃平滑肌肉瘤等,亦应考虑到,因也可有上腹疼痛或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决定治疗方案,应作:
    (1)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以获取可靠的诊断。
    (2)CT检查,可了解肝或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转移情况与部位,以协助制定治疗步骤。
    4.治疗原则
    (1)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若不能彻底根治,也要争取切除胃部病变,缓解失血情况。
    (2)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以巩固疗效。

  • 第14题:

    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两月;患者两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稍好转。近半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查血Hb96g/L,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吸烟20年,10支/天,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胃癌的发病因素与下述哪些选项有关

    A. 地域环境
    B. 饮食
    C. HP感染
    D. 慢性萎缩性胃炎
    E. 胃大部切除术后
    F. 遗传和基因

    答案:A,B,C,D,E,F
    解析:
    胃癌与地域环境有关,日本目前发病率最高;饮食长期使用熏肉发病率高,HP感染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发展为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即在某种意义上应视为癌前病变;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

  • 第15题:

    患者,女,65岁。上腹隐痛4个月,加重1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进食后加重,伴饱胀感,食欲差,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未行特殊治疗。近1月来症状加重,疲乏无力,大便发黑,体重下降8kg。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T36.8℃,P95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来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亢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Hb90g/L,WBC8×109/L。大便潜血试验(++)。B超示肝胆脾胰肾无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窦小弯侧直径3.0cm壁内龛影,周围黏膜僵硬有中断。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初步诊断(1)胃癌;(2)上消化道出血;(3)慢性失血性贫血。
    2.诊断依据(1)胃癌:①老年女性,上腹隐痛4个月,加重1个月,大便发黑,体重下降8kg。②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稍亢进。③Hb90g/L,大便潜血试验(++)。钡餐检查示胃窦小弯侧3.0cm壁内龛影,周围黏膜僵硬有中断。(2)上消化道出血:①拟诊胃癌;②大便潜血试验(++)。(3)慢性失血性贫血:①拟诊胃癌;②结膜苍白,Hb90g/L,大便潜血试验(++)。
    3.鉴别诊断①胃溃疡;②慢性胃炎。
    4.进一步检查①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②腹部CT了解肝脏及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③胸片了解有无肺转移。
    5.治疗原则①完善术前准备,剖腹探查,行胃癌根治术;②术后辅助化疗。

  • 第16题:

    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去某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可见约2.5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肝脾未见肝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①胃癌。②失血性贫血。(2)诊断依据①腹痛、黑便、食欲下降、乏力、消瘦。②结膜苍白,剑突下深压痛。③上消化道造影所见。④大便潜血(+),血Hb90g/L。
    2.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2)胃炎。
    3.进一步检查:胃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2)放射线检查:CT、胸部X线。
    4.治疗原则:胃癌根治术加化疗。支持疗法、对症治疗。

  • 第17题:

    问答题
    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 。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 。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 。近日大便色黑 。来我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可见约2 .5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肝脾未见肝异常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女,48岁,既往无胃病史,半年来自觉乏力,上腹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间断出现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8kg。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此患者首先怀疑诊断为()。
    A

    慢性萎缩性胃炎

    B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

    胃癌伴出血

    D

    应激性溃疡出血

    E

    消化性溃疡出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胰腺癌病例: 胃癌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9岁,因卜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入院。 患者3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好转。近两周来感到乏力,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kg,近日发现大便色黑,来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末梢血WBC5.1×109/L,Hb95.2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患者有20年吸烟史,10支/天,其姐死于“消化道肿瘤”(具体不详)。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及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脏病变,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窦小弯侧似有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为胃癌。诊断依据是:(1)腹痛、乏力、食欲下降、消瘦、呈慢性渐进性过程;(2)结膜,甲床苍白,剑突下深压痛,便潜血2次(+),均提示上消化道病变伴有出血;贫血(Hb↓);(3)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部龛影,此病变可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
    2.鉴别诊断与本例有类似表现的疾患主要有:(1)胃溃疡胃溃疡也有可能伴有出血,甚至贫血。(2)慢性胃炎或胃平滑肌肉瘤等,亦应考虑到,因也可有上腹疼痛或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决定治疗方案,应作:(1)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以获取可靠的诊断。(2)CT检查,可了解肝或腹腔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转移情况与部位,以协助制定治疗步骤。
    4.治疗原则(1)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若不能彻底根治,也要争取切除胃部病变,缓解失血情况。(2)术后应进行辅助化疗,以巩固疗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病历摘要女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黑粪1天。2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缺乏,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有好转。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千克,近1天发现粪便黑色,来院就诊。既往史:有20年饮酒史,其母亲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无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触及,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末梢血WBC6.5×109/L,Hb80g/L,2次粪便隐血(+),上消道造影显示胃呈皮革状。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胃癌3.失血性贫血
    诊断依据:1.病史:腹痛、乏力、食欲缺乏、消瘦、呈慢性渐进性过程等典型临床表现。2.查体:结膜、甲床苍白,剑突下深压痛。3.辅助检查:粪便隐血2次(+),血红蛋白降低(Hb80g/L),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呈皮革状,符合浸润型胃癌的表现。
    鉴别诊断:1.胃溃疡2.慢性出血性胃炎3.胃部其他肿瘤合并出血
    进一步检查:1.首选胃镜检查,同时取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2.腹部CT检查。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控制饮食,注意休息,做好术前准备。2.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3.进行辅助化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53岁。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个月前明显下降,大便色黑。当地医院查2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Hb96g/L。吸烟15年,每天15支,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眼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直径约3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胃癌。(2)诊断依据①有上腹痛、食欲下降、乏力、体重下降、黑便等症状。②剑突下深压痛。③大便隐血试验(+),有贫血症状。④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
    2.鉴别诊断(5分)①胃溃疡。②胃炎。③胃息肉。
    3.进一步检查(4分)①胃镜加活检病理检查。②腹部CT可了解肝脏、腹腔淋巴结情况。③胸片。
    4.治疗原则(3分)①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②辅助化疗。③营养支持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