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糜烂性胃炎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胃癌伴出血
D、胆道出血
E、十二指肠溃疡血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3岁。主诉:上腹部隐痛不适3个月。病史:患者于3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近半个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个月前明显下降,大便色黑。当地医院查2次大便隐血试验,均为(+),Hb96g/L。吸烟15年,每天15支,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眼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肿大,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无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上消钡透示胃窦小弯侧有直径约3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女,48岁,既往无胃病史,半年来自觉乏力,上腹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间断出现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8kg。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此患者首先怀疑诊断为()。
第6题:
女,48岁。半年以来自觉乏力,上腹不适,隐痛,食欲减退,间断出现黑便,无呕血,体重下降约8kg。既往无胃病史。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大便潜血(+)。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糜烂性胃炎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癌伴出血
胆道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病历摘要女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个月,黑粪1天。2个月前开始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缺乏,无明显恶心,无呕吐或呕血,在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自觉稍有好转。体重较发病前下降4千克,近1天发现粪便黑色,来院就诊。既往史:有20年饮酒史,其母亲死于"消化道肿瘤"。查体:一般状况尚可,锁骨上窝及其他浅表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无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或蠕动波,腹软,肝脾不大,未触及,剑突下区域有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末梢血WBC 6.5×10/L,Hb 80g/L,2次粪便隐血(+),上消道造影显示胃呈皮革状。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患者,女,65岁。上腹隐痛4个月,加重1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进食后加重,伴饱胀感,食欲差,无明显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未行特殊治疗。近1月来症状加重,疲乏无力,大便发黑,体重下降8kg。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T36.8℃,P95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结膜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来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亢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Hb90g/L,WBC8×109/L。大便潜血试验(++)。B超示肝胆脾胰肾无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窦小弯侧直径3.0cm壁内龛影,周围黏膜僵硬有中断。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第16题:
病史摘要:男性,40岁,上腹部隐痛2个月,黑便1周入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自服胃药斯达舒胶囊,稍好转。近半个月自觉乏力,消瘦,体重较2个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去某院就诊,大便潜血(+),血Hb90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无消化道疾病史。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口唇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深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可见约2.5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黏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肝脾未见肝异常。 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第17题:
第18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癌伴出血
应激性溃疡出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