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病历摘要:某妇,28岁,胎膜破2天临产入院,入院当天自然分娩,产后第3天侧切伤口红、肿、疼痛,压之有稀淡脓液流出,体温38℃。为该病员补液抗感染,在补液过程中发现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其原因是()。
第3题:
病历摘要:某妇,28岁,胎膜破2天临产入院,入院当天自然分娩,产后第3天侧切伤口红、肿、疼痛,压之有稀淡脓液流出,体温38℃。对该产妇的护理,哪些是正确的?()
第4题:
24岁,孕1产0,孕39周,胎膜早破5天临产入院,因第二产程延长产钳助娩,产后出血300ml,产后第三天高热,体温39.3℃,宫底平脐,左宫旁压痛明显,恶露血性混浊有味,血WBC23×10/L,中性粒细胞90%该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感染裂开,4天拆线,何时开始用高锰酸钾液坐浴为宜:()
第5题:
24岁初产妇,测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7cm,现妊娠39周,宫口开大3cm,S=0,胎心150次/分,正确的分娩方式应是()
第6题:
28岁初产妇,孕38周,破膜3日,自然分娩,产后第3日会阴切开伤口处红、肿、硬韧,加压有稀薄脓液自针眼流出,体温测两次分别为38.6℃和39℃,宫体压痛不明显。不恰当的处理应是()
第7题:
早期乳腺炎
会阴侧切伤口感染
阴道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
扁桃体炎
第8题:
胎膜早破
会阴切开伤口感染
产褥病率
产褥感染
足月顺产
第9题:
高锰酸钾液坐浴
会阴切口拆线
会阴伤口处理疗
换药引流
抗感染治疗
第10题:
高锰酸钾液坐浴
拆线
会阴伤口处理疗
换药引流
抗炎治疗
第11题:
产后24小时后每6小时测口腔体温一次,体温两次达到或超过38℃者
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6小时测口腔体温一次,有连续两次达到或超过38℃者
产褥期内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
产后10天每6小时量体温一次,有两次达到或超过38℃者
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每6小时测口腔体温一次,有连续两次达到或超过39℃者
第12题: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立即应用广谱抗生素
注意观察产妇的全身情况
产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
密切观察恶露的量、性质及气味
阴道流血量多时应马上进行阴道检查
第13题:
病历摘要:某妇,28岁,胎膜破2天临产入院,入院当天自然分娩,产后第3天侧切伤口红、肿、疼痛,压之有稀淡脓液流出,体温38℃。静脉输液过程中不慎发生空气栓塞,致死的栓塞部位在()。
第14题:
病历摘要:某妇,28岁,胎膜破2天临产入院,入院当天自然分娩,产后第3天侧切伤口红、肿、疼痛,压之有稀淡脓液流出,体温38℃。产褥病率的定义是()。
第15题:
患者女,32岁,妊娠39周,因“胎膜早破1d,临产”入院。分娩时产程延长,产钳助产,产后出血约300ml。现在产后第3天,发热,体温38.6~39.3℃,恶露血性、混浊、有臭味,量多。妇科检查:宫底平脐,左宫旁压痛明显,肠鸣音正常,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会阴伤口红肿。血常规:WBC23×10/L,N0.90。如诊断为子宫内膜炎,下列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有()。
第16题:
26岁初产妇,妊娠40周。临产后宫缩强,宫口开大9cm时自然破膜。破膜后不久突然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血压测不到。此时应急措施首选()
第17题:
28岁初产妇,孕38周,破膜3日,自然分娩,产后第3日会阴后-斜切开伤口红、肿、硬韧,加压有稀薄脓液自针眼流出,体温测两次分别为38.6℃和39℃,宫体压痛不明显本例恰当的诊断是()
第18题:
烤灯照射
95%乙醇湿热敷
50%硫酸镁湿热敷
1:5000高锰酸钾坐浴
必要时提早拆线
第19题:
败血症
产后出血
子宫内膜炎
盆腔腹膜炎
血栓性静脉炎
会阴伤口感染
第20题:
卧床休息,产妇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排出
防止交叉感染,严密隔离
产妇体温38℃以上时应暂停哺乳
即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保持外阴清洁,用消毒液擦洗外阴,每日2次
第21题:
病员位置不当
茂菲滴管有裂隙
压力过大
输液胶管太粗
输液胶管太细
第22题:
抗感染治疗
拆线
局部理疗
换药引流
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第23题:
胎膜早波
会阴后-斜切开伤口感染
产褥病率
产褥感染
足月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