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6岁。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肿块10余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查体: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患者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黏膜充血,应诊断为()A . 溃疡病急性穿孔B . 急性阑尾炎穿孔C . 卵巢囊肿蒂扭转D . 外伤性肠破裂E . 急性盆腔炎

题目
女性,66岁。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肿块10余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查体: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患者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黏膜充血,应诊断为()

A . 溃疡病急性穿孔

B . 急性阑尾炎穿孔

C . 卵巢囊肿蒂扭转

D . 外伤性肠破裂

E . 急性盆腔炎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66岁。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肿块10余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查体: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患者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黏膜充血,应诊断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75岁女患者,右大腿卵圆窝部反复出现圆形突起已多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检查是

    A.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B.子宫及附件8超检查

    C.立位做腹部X线透视

    D.直肠镜检查

    E.肛门直肠指检


    正确答案:D
    腹膜刺激征明显,高度怀疑腹膜炎,应做白细胞计数与分类。便秘可能与子宫及附件压迫有关,应做子宫及附件8超检查。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高度怀疑有胃肠破裂或穿孔,应做立位做腹部X线透视及肛门直肠指检以了解盆腹腔内气液状况。患者便秘,不宜做直肠镜检查。故本题选D考点:胃肠破裂或穿孔的辅助检查

  • 第2题:

    75岁女性患者,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已多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患者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12×10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光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粘膜充血,应诊断为

    A. 溃疡病急性穿孔
    B. 急性阑尾炎穿孔
    C. 卵巢囊肿蒂扭转
    D. 外伤性肠破裂
    E. 急性盆腔炎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女,75岁,右大腿卵圆窝部反复出现圆形突起已多年,此次因便秘使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此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检查是()

    A.启细胞计数与分类
    B.子宫及附件B超检查
    C.立位做腹部X线透视
    D.直肠镜检查
    E.肛门直肠指检

    答案:D
    解析:
    试题点评:该题考虑为股疝嵌顿。用力还纳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可能有空腔脏器损伤、破裂,直肠镜对诊断帮助不大。@##

  • 第4题:

    75岁女性患者,右大腿卵圆窝反复出现圆形已多年,此次因便秘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此时对诊断帮助最小的检查是

    A.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B. 子宫及其附件B超检查
    C. 立位做腹部X线透视
    D. 直肠镜检查
    E. 肛门直肠指检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女,75岁,右大腿卵圆窝部反复出现圆形突起已多年,此次因便秘使突出包块增大,用力还纳后右下腹持续疼痛伴呕吐而求医。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减弱。
    此病人直肠右侧壁有触痛,子宫直肠窝有液性暗区,白细胞计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0%,腹部X线透视可见左膈下有半月形少量游离气体影,镜检见直肠黏膜充血,应诊断为()
    A.溃疡病急性穿孔
    B.急性阑尾炎穿孔
    C.卵巢囊肿蒂扭转
    D.外伤性肠破裂
    E.急性盆腔炎


    答案:D
    解析: